2016.12.6
星期二
年級班主任會議
陳亮(一個有故事的小學語文老師)
為大家做了班主任工作的交流分享
分享主題為《為愛同行》
首先
他說對班主任工作要熱愛
要把它當做一份事業去進行
而不是一份領薪水的工作
只有對這份工作有感情
注入了愛
你才會去專研
孩子們的這種行為
是怎樣導致的
怎樣去正確引導孩子們
他說
班主任的責任感
也帶給了他成就感
因為他對孩子的一點關愛
孩子得到成長
他覺得很幸福
(是的
孩子們的健康成長
應該說是
每位家長與老師殷切的期盼吧)
其次
他說做好學生工作從愛開始
他舉例說到教育自己的孩子
他也是很嚴厲的
但孩子不會去憎恨他
因為孩子知道
那是因為愛而發出的行動
同樣的
對于自己的學生
你也要讓他們知道
你是愛他們的
他們才能接受你的懲罰
一味的責罰
或許得到的結果
適得其反
(因為愛
所以懲罰也變得溫柔了
因為主動的關心
孩子內心是溫暖的
記憶是長久的)
對于那些不做作業
長期調皮搗蛋的孩子
懲罰時需要嚴厲
嚴厲過后也需要耐心的教導
(兩者不可缺一
否則功效不佳)
最后
他說要用愛來經營班集體
愛體現在困難處
當孩子們出現問題時
及時的關愛
能讓他們倍感溫馨
愛要體現在公平處
愛是不分高低貴賤的
是不分成績好壞的
愛是公平的
若即若離
才能凝聚力量
只有讓他們知道
你以一顆平常心
平等對待他們
他們才能感受到
自己也是很重要的人
成績好、不好、中等
這些孩子都渴望得到老師的關注
哪怕是那一點
也是極好的
案例分享
1.領袖與匪首
開學之初
A同學就能說會道
陳老師擔心他將整個班集體帶向混亂
于是
提前進行了解
他對該生說
你在以前學校
是領袖還是匪首呢
對于這兩個詞
六年級的學生也不太能理解
于是陳老師耐心的解說了一遍
他說我兩者都不是
雖是這樣說
但陳老師還是不放心
果不其然
該生找同學借錢不還
并且還威脅到
你不借我就打你
事件性質很惡劣
所以陳老師決定找這個同學談談了
下午把他叫到辦公室站著
一直等陳老師處理完手中工作
陳老師才說
你最近很缺錢
你缺多少和老師說
不要找其他同學的麻煩
他們也沒錢啊
于是拿了10塊錢給這個孩子
這位同學當時就傻眼了
在那站著的一個多小時里
他的內心已經將以前受過的懲罰過了一遍
甚至想著會受更嚴厲的批評
然而得來的卻是意料之外的收獲
他當時就羞愧的說不能收老師的錢
并且還保證了再也不欺負其他同學了
(這就是糖果效應吧
一味的懲罰
可能阻止這次事件的持續
但是下一次并不能得到保證啊
愛的懲罰
有時也讓人承受不起)
一直以來
對于班上的孩子都是以一種平和的心態
想著他們是孩子
要理解他們
但是有些話
一說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