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陳雙休日回家,推薦他看《佐賀的超級阿嬤》。
看一半,小陳來問我:"媽媽,你知道佐賀嗎?"
我低頭看自己的書:"額,佐賀應該是個人名吧!"
小陳得意地說:"嘿嘿!你也沒看過吧!佐賀是一個日本的地名。"
"哦,這樣子呀!挺好的",我也笑著回答。
傻兒子,總喜歡跟我比。
雙休過去了,小陳沒留下他的書評,蠻可惜的。昨天我也拿起此書,來看看被如此好評的書究竟好在那里。
阿嬤在四十三歲時就守寡,一個人靠著做清潔工帶大七個孩子,其中最小的阿舅小新因為頭部被擊傷是一個弱智。
廣島在二次世界大戰時被扔了原子彈,爸爸被輻射提前去世,開小酒吧的媽媽一個人帶著哥哥和昭廣,實在無能為力,昭廣八歲那年,被媽媽推上了火車,被帶到了佐賀的阿嬤家。
阿嬤真是一個樂觀的人。
樂觀的阿嬤在經歷人生的苦難時,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問題,在應該愁眉苦臉的時候,阿嬤積極對待;在可以事不關己時,阿嬤熱心相助;當必須全力以赴時,阿嬤傾囊支持。
阿嬤用自己的語錄,樂觀對待那個物資貧乏的年代。
活著很有意思!
日本的高自殺率在世界排名首位。為了面子,為了房,為了車,在這一切即將失去時,許多日本人會選擇自殺,用他們的話說“尤其茍且偷生,不如一走了之”。這樣的人生觀很難跟現在網絡上宣傳的日本人高素質聯系起來。在講究表面的日本社會里,大概心在腐爛吧!
在佛教盛行的日本,大多日本人不相信轉世,不期待來生,在生活遇到極端時,他們就會百無聊賴,對世界充滿失望,從而選擇自殺來結束一切。
可阿嬤是超級的,就算人生不易,生活困苦,笑對人生,換一種態度,無論何時何地都樂觀對待。
阿嬤常說“有些人不知道赤裸裸生下來的含義”。
人不但是赤條條地來,也是赤條條地走,中間的過程是為了品嘗這人世間的酸甜苦辣。
活著確實很有意思,只要活著,才能見證明天;只要活著,才有改變的可能;只有活著,才可以做自己想做而之前沒有做的事。
活著,才有未來,才有希望。
現在網絡發達,總會有孩子用跳樓來解決問題,看完之余總會嘆息。
會經常跟小陳說起:“身體發膚受之于父母”,他的身體不僅僅是他的,也是父母的,他有義務好好珍惜。
吝嗇最差勁!節儉是天才!
阿嬤的房子在河邊,阿嬤用一根木條擋在河上,上游市場漂下來的各種菜葉子,半邊爛掉的水果就成了家中的美食。
阿嬤沒有固定的菜單,她是看著木條擋住的菜來確定菜單的!不花一分錢就能吃到美食,阿嬤很滿意自己的智慧。
可是對隔三差五就到家里來的乞丐,阿嬤常常會拿出面包和米飯給他們。盡管阿嬤知道,把這些給了乞丐,晚上的我們就只有挨餓了。
貧窮的阿嬤比有錢人更慷慨,真是佩服呀!
吝嗇確實差勁!
就像同學群里搶紅包,有錢的同學發紅包,一下子可以搶到幾十塊,或者幾百塊,可有些同學可能只發了五塊或十塊,其實他們發紅包的意義是相同的。可搶紅包的同學會以大小來確定他們的態度。更有一同學,參加完同學會,我們一起回家,當他搶到幾塊錢的紅包時,他一聲“切”表示了他的不滿意,我在邊上看得驚呆。
這個同學嫌棄紅包小,我可從來沒見過他發過紅包。不但吝嗇,而且無品了。
能力有大小,紅包無所謂大小,既然搶了,就道個謝,一分也是愛。如果愿意也發發。本來就圖個熱鬧,如果把這作為意外之財,本身就失去了意義,他大概永遠也看不到意義的所在。
窮有兩種:窮得消沉和窮的開朗。
我們家是窮得開朗,所以和由富變窮的人不一樣,不用擔心,要有自信,因為我們家祖先可世世代代都是窮人。
真是羨慕阿嬤的坦然!要向阿嬤學習。
機遇跟努力,總會把原來在同一起跑線的人分成各個階層。尤其羨慕別人,不如坦坦蕩蕩做自己。
窮得開朗,不討厭生活中的環境和自己,開心過好自己的每一天。
想起朋友微信圈的一條吐槽:今天看了個新聞,說什么母女兩代都是空姐,這個有什么好吹牛的,才母女兩代而已[摳鼻]!我們家祖宗十八代都是農民,我也從來沒有拿出來炫耀![得意]
有意思,這家伙很有阿嬤的氣質。氣質不分國界,咱大中華的子民更能透視生活的本質。
不以己悲,不以物喜,咱老祖宗的話永遠是言簡意駭,一語中的。
阿嬤的語錄條條接地氣,摘一些拿來評論評論,也算心有所思了。
一本書打動人的,也許就是一句或幾句話,阿嬤說得好,有好幾句呢!
很不錯的書,可以推薦給孩子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