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去年《左耳》上映的時候,一直念叨要去支持蘇導的處女作,無奈一直有點忙一直沒有找到志同道合的伴一起去看,后來下定決心要獨自觀影時,它已下線。
? ? ? ? ?今年好幾次想要看,總因為各種原因不了了之,但卻一直沒有忘記。
? ? ? ?今晚,準點下班,不做飯不洗衣服,感覺有大把時間,從行李箱翻出了休假時帶回家卻沒來得及拿出來的一疊書,看了將近兩個鐘頭,卻發現還是那么早。
? ? ? ?打開優酷,本想看一集《金星秀》,這個傳奇的人物說話令人振聾發聵,可搜索欄跳出左耳這個詞時,我還是選擇了《左耳》。
? ? ? ?一兩年前看過原著,可記憶模糊,沒想到沉睡的記憶隨著電影畫面蘇醒了,就情節而言,蘇導還是很尊重原著的吧。電影中的幾處臺詞,吧啦和張漾對小耳朵說的幾句話,我也很喜歡,但我不確定原著中是否也有。
? ? ? ?看原著的時候,對許弋沒有太多感覺,可看著電影,竟對他生出許多的嘆息、可惜,他有錯嗎?他就是張漾青春游戲里的犧牲品。如果沒有吧啦,如果他承受住了一切,他的人生會不一樣吧?乖孩子、好學生就被那樣打敗了,經受不住一絲一毫的挫折和創傷,或許他本來就不是強者,或許從強變弱很容易。突然想,饒雪漫同學為什么要這么安排呢,許弋好好學習好好生活似乎也并不妨礙張漾和吧啦,張漾和小耳朵的愛情啊。一切都是傷痛文學惹的禍啊,這是一本關于青春傷痛題材的書啊,若不這樣安排,我還會有這么多傷春悲秋嘛?我還會扼腕嘆息嘛?
? ? ? ?而張漾,作為始作俑者,只是承受了心理的煎熬,當然這是最殘酷的懲罰,后悔、愧疚一直揮之不去,但生活總要繼續,所以他努力地求生存,以至于后來活的似乎不錯,事業愛情都有了。其實在看電影之前,我是沒有這種想法的,覺得張漾的轉變太大,作者的設計太突兀,也不太喜歡這個人設。而現在我理解了,他的轉變都是有鋪墊的,有心路歷程的,可能文字太單薄讓我忽略了,也可能電影更形象更可感知而讓我覺察了,更可能是鄙人看電影和看原著時的心境不一樣而導致了差異。
? ? ? ?我理解了張漾,可依然心疼許弋,雖不是我喜歡的結局,但我尊重原著,就讓我一個人默默地嘆息吧。
? ? ?吧啦說,愛對了是愛情,愛錯了是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