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對了是愛情,愛錯了是青春”,我們在還不懂愛情、把喜歡當作愛情的年紀里,最經常談論愛情,或者說,那個年紀,單純的只懂愛情。
又看了一遍電影《左耳》,每看一次,心情都要沉重好久,心疼那場愛錯了的青春,惋惜那段青春里太輕太重的愛情。
李珥、張漾、黎吧啦、許弋、尤他、蔣姣,他們的青春,是我們每個人青春的縮影,我看到曾經的自己,那段年輕的歲月像詩一樣,閃耀、無悔,我想起它時,笑著心疼。
“吧啦吧啦,親愛的”,李珥總愛這樣叫她,當眾宣布吧啦是自己的好朋友,對黎吧啦來說,是莫大的肯定與鼓勵。
說實話,第一遍看《左耳》,我不喜歡黎吧啦,她是個壞女孩,毀了許弋,帶壞了李珥,插足張漾和蔣姣,原諒我,剛開始,我真的討厭她。
在看了兩遍電影后,我讀了小說,反復的讀了好幾遍,再回過頭來看電影,開始理解并喜歡這個所謂的“壞女孩”黎吧啦。她的字典里沒有對錯,只有為了愛情義無反顧,別人的東西都是好的,好的東西她就要奪過來。她童年是多么缺少愛,才會形成這樣的心理。她那么漂亮,那么任性,把愛情和友情都看的那么重。
這樣的她,當然不會愛上許弋那樣的好學生,許弋只是她為了得到自己的愛情,做的第一個付出。她寫在筆記本上,一定要讓張漾幸福,她要給張漾幸福,理解張漾心里潛伏的陰暗面,愛著張漾的軟弱,她甚至那樣驕傲的說“我要去北京了,你們都要為我高興”……
吧啦,可憐的女孩,難道你沒發現,當你問張漾“你喜歡我什么”時,他根本沒回答,卻反問你究竟睡過多少人。吧啦,你把最好的愛給了他,可是他并不知曉,所以不懂珍惜,他甚至沒說過一句喜歡你。
大學以后,蔣姣問張漾“你是不是從來沒愛過我?”
“不是。”
“那你是不是忘不了她?”
“是。”
那個時候,張漾已經學會面對,他以前太看重前途,覺得蔣姣就是他的前途。吧啦的出現,讓他感受到愛情的平等性,黎吧啦懂他,所以他會在吧啦面前展現軟弱、仇恨的一面。
很難說張漾是不是愛黎吧啦,他貧困而缺乏母愛的家庭、即將來臨的高考、難纏的女朋友、未卜的命運,這些都讓他無暇顧及吧啦。在他還沒來得及弄懂自己是否愛黎吧啦時,她就走了,留給他痛。
“小耳朵”,黎吧啦這樣叫李珥,“小耳朵,謝謝你把我當朋友”。李珥是乖乖女,17歲的青春里,出現了許弋,認識了黎吧啦,在愛情和友情里矛盾著。
剛開始,我對李珥和許弋最終沒在一起,耿耿于懷,許弋是李珥的初戀,陽光而帥氣,暗戀醞釀著的高三。后來,才明白她不會和許弋走到一起,許弋一直沒長大,一直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他配不上李珥。
她也是個倔強的女孩,因為擔心許弋難過,答應做他女朋友,又承受他的背叛。好像是完成對青春的許諾,要和他戀愛一場,至于結果,不重要。
因為吧啦的死,她一直恨張漾,覺得他是謀殺者,他欺騙了吧啦的愛。她天真的給張漾發短信,提醒這一點,恐怕他過的好,恐怕他忘了自己曾經對不起吧啦。
他們倆一個在北京一個在上海,只有寒暑假回老家時見過幾面。
“你和蔣姣在北京過的不錯吧!”李珥說。
“我倒是聽說你在上海把許弋照顧得很好!”這是張漾的回答,他還說“你不用再給我發信息了,我只會比你想象中過的更差。”
后來,李珥發現張漾變了,變得有承擔,尤其在他不顧生命危險去救車禍掉進海里的人之后,她幾乎不敢相信這是她所認識的張漾。她終于原諒了,替吧啦,也替她自己。
時間很奇妙,四五年之后,她和張漾走到了一起。兩人都成熟了,沒有了青春時的錙銖必較,淡忘了,寬容了。
尤他,由她。
尤他說“很多事情都沒辦法勉強,我尊重你的決定”。
“你別這樣”,李珥說。
“好,以后都不這樣了。”
尤他就這樣走了,去了國外。真的不再那樣喜歡和守護李珥了。為了李珥,他曾經和好哥們許弋打架,不惜背處分。為了李珥,他省吃儉用給她買手機。
多少次,他看著李珥看向許弋的背影,默默的喜歡著這個“小表妹”。尤他的喜歡,理智而隱忍,最后的不甘心,是讓李珥知道,他喜歡她了一整個青春。
最后,張漾追上李珥坐的公交車,在她左耳說了一句話,然后兩人相視而笑。我不知道他說了什么,也不知道左耳失聰的李珥,是否聽見了,但是我知道,這場錯過而重逢的愛情,在一整個青春過后,才得以現出它的面目。
以前的以前,太過計較,太過放不下;以后的以后,是不是應該彌補年少輕狂時不負責任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