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王英布,年輕時因犯罪被判“黥刑”(在臉上刺字),因此人稱黥布。英布被定罪后不久,便被押送到驪山服勞役。當時,驪山刑徒有數十萬人。英布到了驪山,簡直是如魚得水。他專和那些桀傲不馴的罪犯頭目、英雄豪杰來往,最后還混成了罪犯的老大,帶著這伙人逃到長江沿岸當強盜,開啟了他傳奇的一生。
一、勇冠三軍
陳勝起義時,英布去見番縣令吳芮,不僅娶了吳芮的女兒,還跟他的數千部下一起起兵反秦。章邯在消滅陳勝、打敗呂臣之后,風頭正勁,多數起義軍都避之惟恐不及,英布卻不把章邯放在眼里,帶兵北上攻打秦軍,在清波打敗了秦軍左、右校的軍隊。
英布打敗秦軍后,率部東進,過淮河投奔項梁,在與景駒、秦嘉等人的戰斗中,“布常冠軍”——英布驍勇善戰,總是列于眾軍之首——因此,楚懷王熊心封項梁為武信君,英布為當陽君。英布此時在楚軍中的地位,僅比項梁差點點而已。
巨鹿之戰時,項羽殺了“卿子冠軍”宋義,奪取軍隊指揮權,派英布率先渡過黃河攻擊秦軍。結果英布在敵眾我寡的情況下屢立戰功,占據優勢,為項羽率領全部人馬渡過黃河創造了有利條件。項羽率部渡過黃河后,英布又協同項羽作戰,最終打敗王離的秦軍,迫使章邯等人投降。
對于英布的矯勇善戰,司馬遷在《史記》中不無感嘆地說:“楚兵常勝,功冠諸侯。諸侯兵皆以服屬楚者,以布數以少敗眾也。”(楚軍屢戰屢勝,功蓋各路諸侯。各路諸侯軍逐漸歸附楚國的原因,是因為英布指揮軍隊作戰能以少勝多,使人震服啊!)
二、第一鷹犬
章邯帶領二十萬秦軍投降項羽,項羽與范增等都認為這二十萬秦軍是個大麻煩,密謀把二十萬秦軍全部坑殺。但這畢竟是二十萬條人命,數目龐大,誰來負責坑殺?項羽最終指定由英布來負責,結果英布連眉頭都不皺一下,在新安只用了一個晚上,就把二十萬秦軍坑殺得干干凈凈,一個不落。
漢元年(前206),項羽假意立楚懷王熊心為義帝,遷都長沙,暗中卻命令九江王英布等人在半路上偷襲他。英布再次“不辱使命”,公元前206年八月,英布派將領襲擊義帝,追到郴縣把他殺死。
無論是坑殺二十萬秦軍,還是殺害義帝,都見不得光,非心腹之人不可任之。而項羽一再委任英布來做這些事,可見項羽當時對英布確實十分信任,把英布視為自己的第一鷹犬。
三、為何背叛
漢三年(前204),劉邦在彭城被項羽打得大敗,逃到虞縣,對身邊親近的人感慨說:“像你們這些人,不配共同謀劃天下大事。”劉邦的謁者(傳令官)隨何近前說:“我不理解大王您說的是什么意思。”劉邦說:“誰能替我出使淮南,讓他們發動軍隊,背叛楚國,在齊國把項王牽制幾個月,我奪取天下就萬無一失了。”隨何自告奮勇說:“我請求出使淮南。”
劉邦于是給了隨何二十人一同出使淮南。隨何到達后,通過九江太宰見到英布,以三寸不爛之舌力勸英布背叛項羽投靠劉邦。英布暗中答應叛楚歸漢,但仍然猶豫,還沒敢泄露這個秘密。
此時,項羽的使者也在淮南,不斷催促英布出兵借助項羽攻打劉邦。隨何徑直闖進賓館,坐在楚國使者的上席,說:“九江王已歸附漢王,楚國憑什么讓他出兵?”
英布沒想到隨何竟然直接把話挑明了,很是吃驚。同樣吃驚的還有楚國的使者,他聽到隨何的話,馬上站起來準備開溜。隨何趁機勸英布說:“事已至此,為今之計只有殺了楚國使者,趕快向漢軍靠攏,協同作戰。”英布于是殺掉使者,出兵攻打楚國。楚國派項聲、龍且進攻淮南。戰爭持續了幾個月,龍且在淮南的戰役中,打敗了英布的軍隊。英布只好與隨何從小道逃歸漢國,投靠劉邦。
英布勇冠三軍,被項羽視為第一心腹鷹犬,但最終英布還是在公元前204年背叛項羽,投靠了劉邦。這又是為什么呢?
1、劉邦有心挖人
據《史記·留侯世家》記載,劉邦從彭城逃至下邑,下馬踞鞍問眾人:“我打算舍棄函谷關以東等地方作為封賞,誰能夠同我一起建功立業呢?”張良進曰:“九江王黥布,楚梟將,與項王有郄;彭越與齊王田榮反梁地:此兩人可急使。而漢王之將獨韓信可屬大事,當一面。即欲捐之,捐之此三人,則楚可破也。”(九江王黥布是楚國猛將,同項王有隔閡;彭越與齊王田榮在梁地反楚。這兩個人可立即利用。漢王的將領中唯有韓信可以托付大事,獨當一面。如果要舍棄這些地方,就把它們送給這三個人,那么楚國就可以打敗了)
從這段記載來看,劉邦不惜拿出函谷關以東的地區作為封賞,是鐵了心要策反英布。在巨大的利益面前,英布反楚投漢也就不難理解了。
2、項羽責難
漢二年(前205),齊王田榮背叛楚國,項羽前往攻打齊國,向九江征調軍隊,英布托辭病重不能前往,只派將領帶著幾千人應征。劉邦趁項羽前去攻打田榮時,聯合魏豹等諸侯攻打項羽老巢彭城,英布又托辭病重不去援救。
項羽正為北方的齊國田榮、趙國陳馀擔心,西邊又憂患漢王劉邦起兵,知交的只有英布,又推重英布的才能,打算親近、任用他,所以沒有攻打他。不過,項羽對英布還是心有怨恨,屢次派使者前去責備英布,并召他前往。英布心中有鬼,越發恐慌,不敢前往。
3、英布想要自立
從英布不跟隨項羽前往攻打齊國田榮、不助項羽守彭城,任由劉邦在彭城“胡作非為”等舉動來看,英布顯然有脫離項羽掌控的心思。加上英布此人出生草莽,以自立稱王為人生主要目標,所以在劉邦許以更大利益之時,英布馬上便有了反楚投漢的打算。
4、隨何生米煮成熟飯
基于上述三個原因,隨何又突然出現在項羽使者面前,挑白了英布反楚投漢的意圖,把生米煮成熟米飯,令英布再也沒有回頭路。
以上我們雖然從四個方面說明英布背叛項羽的原因,但歸結到一點,其實就是厲害關系。在利害關系之前,曾經對項羽忠實如英布,也是說反就反,這足讓后人醒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