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甚至00后的我們可能不知道水木年華,也不知道民謠,但是知道李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君檸
被人問起聽音樂時,我總說,我很少聽,也不怎么懂音樂,只是喜歡李健,喜歡李健的所有歌。
1
第一次知道李健,是那年的春節聯歡晚會上他同孫儷合唱《風吹麥浪》,原本只是為了孫儷而看節目的我,卻被他深深吸引。
那時還小,根本不懂欣賞音樂,只是單純的覺得聲音很好聽,歌詞也很棒,覺得他也很帥。
第二次知道他,是在《我是歌手》中唱《塵緣》,雖然不是他自己的歌,但被他的深情所打動,沒有聽過原唱的我,一度以為他就是原唱。
“塵緣如夢幾番起伏總不平? 到如今都成煙云? 情也成空宛如揮手袖底風? 幽幽一縷香飄在深深舊夢中 繁花落盡一身憔悴在風里”這樣的歌詞,配上李健的聲音,不由讓人沉浸其中。
從此就被圈了粉,《在水一方》《當你老了》《異鄉人》《溫暖》《父親的散文詩》等等,手機的音樂APP里有了專門的李健的分組。
一度覺得他的歌很好聽,也沒有太多的關注過他個人,只把他作為一個喜歡的歌手。
隨著媒體們把李健作為“段子手”“秋褲男神”甚至是“音樂詩人”這些標簽打出來時,才開始去了解李健。
2
舞臺上的李健是光芒四射的,是萬人矚目的偶像。生活中的李健,卻很是樸素簡單。
他的每一次吐槽都被媒體說出來他是段子手,可是那是他最真是,真實地表達自己的看法,不帶一點做作。
沈夢瑤說他老是穿秋褲啊,男神怎么能穿秋褲,他隨性回答“因為是秋褲男神吶”。
被問及微信,李健沒有微信,一直使用按鍵的老手機,他開玩笑的說:“因為人比較有威信,所以不需要微信了”。
被媒體提及時,總會說他是段子手,可是細想,這只是他回答的方式啊,這是他隨性的特地吶。這就是李健啊。
對待生活,隨性卻又堅持。近些年他火了,但一直把妻子保護起來,不去讓娛樂打擾妻子,不出現在鏡頭下,不爆照片。
和妻子的愛情故事也體現他的性情,小時候見過一面,長大時再見,她已是初長成的女孩兒,從此喜歡上她。
談到夫妻相處,李健說:“脾氣太火爆的女孩我不喜歡,不能容忍對我喊,特別溫柔百依百順的也不行。我和太太相處必須平等。就是有些問題,不能因為我年齡比她大,就要照顧她遷就她,就默認一個我不能容忍的結果...太太最終吸引我的不是容貌,是她說話的方式和內容。”
談到交往細節,李健曾說,“以前上大學時,輔導過她一些課程,給她講過數學。后來她的書我已經看不懂了。我通常會寫完歌詞,讓她看一看,看她是不是覺得OK。”
說的隨性又真實,可從中能感受到甜甜的愛意。
3
一次記者采訪他,問他讀的書,他說有的書可能會讀很多遍,他喜歡把書讀上很多遍,音樂詩人有文化底蘊,才能成為詩人。
他的歌詞本來也就是詩。一首《異鄉人》聽哭了多少人。
披星戴月地奔波 只為一扇窗
當你迷失在路上 能夠看見那燈光
不知不覺把他鄉 當做了故鄉
只是偶爾難過時 不經意遙望遠方
曾經的鄉音 悄悄地隱藏
說不出的諾言 一直放心上
有許多時候 眼淚就要流
那扇窗是讓我 堅強的理由
小小的門口 還有她的溫柔
給我溫暖陪伴我左右
最初喜歡他,是因為他的聲音,越了解,越發現更打動人的是內容和他的人品。
他說喜歡聽他唱歌的,把他們稱為“聽友”,而不是粉絲。他覺得他們和他是平等的,是一樣的,不覺得因為喜歡他的歌,他就高人一等。
有人說,李健就是一個平凡的四十歲大叔的模樣,不耀眼,很尋常。我想那是說他的相貌以及他的不高調,可是他的書生氣,他的愛讀書,他對文字的把控,卻是尋常大叔們所沒有的。
他仿佛代表了,另一種生活,那種生活叫文藝。是多少藝青年們夢想的模樣,與音樂與書陪伴,度過余生。
李健,那是匆忙生活里的文藝與遠方啊。
他的歌,帶給我們帶來心靈所向往的安寧。
————————————————————————
一直對喜歡的歌手不如像對明星那么了解,更多把他們當成書籍作者一樣的,覺得他們是一個創作者不是明星。所以雖然喜歡李健,喜歡李健的歌,但是寫不好李健。
望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