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來說,文化無非就是源流兩字。源,就是文化的來路;流,就是文化的去向。這正好對應了中國文化源流的高度概括:《易·賁卦·彖傳》中說:“剛柔交錯,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觀看天地自然的運行,可以明白四時變化的規律;觀察人文的節律,可以了解化育世間百姓的至道。賁卦中,太陽、山川、月亮、雷霆等自然景象被稱為“天文”,而卦象中蘊含的禮樂則被稱為“人文”。
也就是說,中國文化取法于天地自然,應用于人類社會。為何中國文化如此獨特,效仿天地而不是跳大神開腦洞呢這?或許與文化的本質有關。文化,是人類的智慧和歷史的積淀,而天地則是自然的力量和生命的源泉。
中國文化選擇效法天地,也許正是因為這樣的文化更為真實、更為深沉,也更有利于人類社會的和諧與發展。正如《易·賁卦·彖傳》所言:“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