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逛微博,看到了一篇令我流連忘返的文章——《人世間最理想的婚姻》。
文章的作者是楊絳先生,著名女作家、文學翻譯家和外國文學研究家、錢鐘書夫人。然而她卻于2016年5月25日凌晨在北京協和醫院病逝,享年105歲。
在看到這篇文章之前,我并未拜讀過楊絳先生的著作。即便有時看見一些寄語,也并未發覺出自于先生,對她的了解可謂是少之又少。文章樸實無華,仿若親友訴說一般,給人一種無名的親切感。在多次拜讀之后,我轉載了這篇文章。不為跟風,只因我羨慕她的愛情,憧憬她的婚姻。
1932年3月,在如夢之夢的清華園,在古月堂下,楊絳初遇錢鐘書,一段美好的愛情也隨之悄然而至。見面時,錢鐘書的第一句話就是:“我沒有訂婚。”而楊絳也緊張的回答:“我也沒有男朋友。”于是二人便開始了鴻雁往來。不得不說這干凈利落的節奏,是可以學習的素材。
婚后二人一起出國念書,生了可愛的女兒,歷經過戰亂,飽受過離情,這對伴侶相濡以沐63載,共同營造了最純凈的婚姻。
關于愛情,楊絳先生說:“月盈則虧,水滿則溢,愛情到這里就可以了,我不要它溢出來。”
關于婚姻,楊絳先生說:“男女結合最最重要的是感情,雙方互相理解的程度。理解深才能互相欣賞、吸引、支持和鼓勵,兩情相悅。門當戶對及其他,并不重要。”
能說出這樣的話語,可想而知,楊絳先生是一個幸福的女人。因為這樣的愛情,這樣的婚姻,她都經歷過。
如今,先生已經去往天堂。經此一去,對世人來說,是永別了,對她來說,則是團圓了。在女兒與丈夫相繼離去的多年后,他們仨終于又要相聚了。畢竟天堂不遠,她隨后就來......
圖片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