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
那要看你是如何定義「朋友」。并不覺得社交網絡和朋友得失有太多直接聯系。
效率
朋友圈、微博、facebook ??充斥著大量無效、低質量、低情商、低智商的行為演繹和垃圾信息。要想篩出一些高質量且對自己有用的信息真不容易。刷時間軸就如同漫無目的地坐在看電視前被動接受信息,大部分時間大腦是停止工作的。這種方式無異于坐在樹邊等兔子撞樹。
真正有價值的信息最終總會到達面前,至于需要多長時間才能到達,不必焦慮,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并不存在真正的機會,而在于是否有真正的意識。
視線
頻繁活躍在社交網絡加劇了生活碎片化,其反義詞是「專注」。讓人精氣渙散喪志的都是有毒的,要保持安全距離。
存在感
點贊是一種極為懶惰的投機取巧式討好。這不是真正的社交。
我 ?不需要取悅誰,也不需要誰哄,我只想認識坦誠聊得來的朋友。SNS充滿面具和幻想,網絡中絕大多數人都在用力塑造一個他們想成為的樣子。虛幻容易讓人產生妄念,這種狀態極為消耗精氣,使生命空轉,你要把時間用到能真正讓自己內心平靜愉悅有所感悟成就的事物上,先熱愛自己,再熱愛別人。你了解自己么?你足夠熱愛自己么?
別讓自己看起來那么可憐。
自戀
社交網絡是一種給你或多或少釋放自戀的空間??赡苌儆腥藭姓J或意識。
過多過分地分享大小思緒和無關緊要的生活瑣碎,其實絕大多數人根本無法理解你,甚至有時會當成「笑話」來看。真不值得。
虛榮
發出去的貼 等待評論和贊,以滿足內心那種自戀虛榮和寂寞。這是種毒藥,也是上癮且無法自拔的主流隱晦根源。當然恰當的虛榮會促使人類進步,但浪費在社交網絡上真的挺無聊的。
今日吃的什么,自拍美丑,去哪兒玩,跟誰玩??絕大部分人分享的這些無聊流水瑣碎跟我有何關系?為何要給我看?發表 過完腦子的文字,最高審美的照片,做有自我認知、社交認知的事 才叫尊重朋友,也是尊重你自己。
可以分享,但請展示你真實有趣的一面。自問動機再做行動。
認可
實力派從不缺少認可,渴望「認可」意味著還未達到優秀,無法撇開偏見。像個孩子一樣渴望得到家長夸贊,不成熟。
生活
停用朋友圈一年多了,偶爾覺得是個紀念性有意義的時刻會開啟po一下然后繼續停用。我會小窗關心我的人和我關心的人,聊天評論以及點贊來交換近況。最近一個月微博2-3天一看,也只限分類里那些有情趣的朋友。
空下來的時間則用來看書看電影,和喜歡的人聊,執行下一個100天計劃,嘗試寫一些完整的文章而不是過去只言片語的感悟,去不同的城市跑馬拉松,嘗試新的生活挑戰,當然最享受的還屬一個人獨自跑步、冥想的愜意時刻。
生活本應不斷迭代,SNS每天不乏各種表演,但這些都太過無聊了。時間寶貴,精力有限,提醒自己不要枉度。
做自己,了解自己,熱愛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