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里,我并沒有感覺到天氣有多冷。
回到農村老家之后,才發覺是真冷。
早晚的最低氣溫在零下二三度左右。
屋里也沒有空調暖氣。
我早上從床上爬起來,去屋外上趟廁所,回來手就凍僵了。
冷到骨頭縫里了!
我家的房子是90年代建的土墻房,它的年齡和我的年紀差不多,到現在已經有29年的歷史了。
前前后后的改造過好幾次,
但畢竟年紀大了,再改造也改變不了它年老體衰的樣子。
墻面已經裂開了很多條細縫,即使刷了一層厚厚的白石灰也掩蓋不住這些裂紋,屋脊上的粗木房梁已經有腐爛脫落的跡象,泥瓦換了一次又一次,每到夏天的梅雨季節,屋里還是會有漏雨現象。
百廢待興。
去年年中的時候就就和父親商議,計劃今年年初開始重新蓋棟簡易的樓房,再添置些家具。
年底,父親突然告訴我說,他找了位先生看過風水,先生說2019年是己亥豬年,屬木命年,父親屬牛,我屬蛇,蓋房對我倆都極為不利,同時還舉例說我們隔壁村的某某家三年前不聽先生勸,硬是蓋了新房,沒過多久家里就先死了兒子,接著老頭病倒住院,倒霉透頂了。
所以,后年再蓋吧。
我說,蓋房子我主要是湊點錢,其他的你說了算。
父親說,好。
我幫父母蓋新房,舅娘曾建議我說,先照顧好自己再說,你看你自己的年紀也不小了,要娶媳婦,要裝修新房。
我是這樣想的:理論上,從年紀上來講,我以后活的日子應該要比父母長一些,等一等沒啥關系,而父母的年紀越來越大,活一天少一天,他們吃了大半輩子的苦,我只想在我力所能及的范圍之內,盡可能的早些讓他們的物質生活水平提高一點,精神生活是沒法改變了,所以幫父母建新房是我2019年的年度計劃之一。
結果,還沒開始就先流產了。
生活可能就是這樣吧,計劃總是沒有變化快。
老實說,對于回老家過年,我并沒有太多的期待,農村雖說是山青水綠,但基礎設施差,新建的村委會連個像樣的運動休閑場所都沒有,只有一片空地,以前廢舊的老學校本來有個籃球架子,往年我和村里的伙伴們每到過年都會去那里打打球賽,昨天準備上去玩,老同學說球架壞了,只能打羽毛球。
以前過年,我喜歡走親戚,串門子,因為去了別人家就不用我自己做飯,什么事都不用干,即使你想干活別人也會很客氣的說,你坐著玩就好,關鍵還有電視節目看。
現在的經濟條件好了,別人家有的,我家基本也有了 ,所以就不那么喜歡串門子了。
其實,我主要是怕喝酒,準確的說應該是不喜歡喝酒,一滴都不喜歡喝,特別是農村的白酒,度數很高。
但是呢,人情世故,去了,就少不了要應酬。
長輩們會說,你看,你一年不回來,好不容易回來了,上了桌子你不陪長輩們喝幾杯?
不喝。
肯定是不太禮貌的。
喝吧。
自己又難受。
所以不去最好。
我越來越喜歡宅在家里了,在家里無非是自己做做飯,其他的基本都是我說了算。
很自由!
為了不讓自己過年太過無聊,在過年回家之前,我就開始著手準備我的過年生活了。
比如,帶上瑜珈墊,每天練練瑜珈,寫寫日記,電腦里下載了好多部好萊塢大片,打算過年期間和家人一起看看,背了兩本課外書,天氣好的時候搬個小板凳曬曬太陽,喝喝小茶,聽聽小曲,再翻翻書,還有一些瑜珈教材,課堂筆記也是要整理的,再有閑余的時間還可以和村里的小伙伴們一起打打球,吹吹牛……
這樣一合計,每天還是很充實的,一點也不會無聊。
事實上,這幾天還真是挺忙的,每天做飯吃飯至少都得花上一兩個小時的時間,好萊塢大片也沒看幾部。
前幾天看了幾部大片,母親都說不太好看, 也看不懂,昨晚上,我選了一部紀錄片《四個春天》。
在放映之前,我生了一大火盆的炭火,搬好小板凳,抓了一盤瓜子水果糖,倒了兩杯熱茶放在茶桌上,然后把U盤插在電視機上。
一切準備就緒。
我就叫母親過來看電影。
火盆的火越燒越旺,暖和的不得了。
母親坐下后,問我,啥電影呀?
我說,電影名字叫《四個春天》,電影主要講了貴州一家人四個春天的生活場景,他們那有山,有水,有農田,也有旱地,那里的生活條件和我們這里差不多的, 你經常不出去,可以看看他們那里的生活,這部電影就是這家人的兒子拍的。
母親說,好呀,你快放給我看看。
看了十來分鐘,我發現母親有些困了,瞇著眼,頭跟著一點一點的。
我說,要是困了就早點睡吧,明天再看。
母親說,現在幾點了?
我說,七點半。
母親說,時間還早,那再坐會兒。
我說,好。
我們邊嗑瓜子邊看電影,沒再說話。
母親看到電影里的老兩口又吹笛子又跳舞,不時的也跟著笑笑。
她問我,他們是不是在表演呀?
我說,這就是他們的日常生活,不是專業的表演,算是業余愛好,老頭現在退休了,原來是學校里的物理老師。
她說,難怪,這老漢頭還怪有才的,又是吹笛子又是寫毛筆字。
我說,你要是喜歡,有時間也可以去練練。
母親說,我不行呀,不會寫毛筆字,更不會吹笛子。
我說,學了就會了,他們才開始肯定也是不會的,你也不一定要學他們吹笛子,你可以想想自己除了種地干活,還有其他的什么愛好,或者年輕的時候想做什么而沒有機會做的,現在都可以去想想,喜歡什么就去做,我肯定是無條件支持你的,你有了自己的愛好就會像她們老兩口那樣樂樂呵呵的生活,活個一百多歲肯定沒問題,你看那老頭都活了九十多歲了。
母親笑了。
后來,母親再也沒有打瞌睡。
一個多小時的時間很快過去了。
電影放完,母親還想再看。
我一看表,九點多了。
母親說,那還是別看了,早點休息吧。
往年的大年三十,我都是自己跑出去玩了,母親一個人在家包餃子,今年,我哪也沒去,陪母親看電影也是我的過年生活計劃之一。
這部電影我之前并沒有看過,只是在搜索豆瓣年度評價的時候偶然發現的,下載之后我就去百度了一下,這部電影的成本僅僅是1500元,拍攝時間卻長達四年之久,片中還有插播了這家人早年的生活片斷,要是這樣算起來,可能就更久了。
電影在2016年的春天結束也是導演陸慶屹“意外”的選擇,據說,如果可以的話,他打算拍上十年,可自從姐姐肺癌去世,爸爸便日益衰老,導演才想著抓緊時間,早日讓父母看到成品。
影片成片后在各類展映上拿了不少獎,先后得了第12屆FIRST青年電影展的最佳紀錄片獎,第55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紀錄片提名。
看完影片,我也是感觸頗深。
特別是對于一個農村人來說。
電影里的場景就是一個小城鎮,也算是一個大農村,雖然老父親退休之前是個知識分子,但他也會像個農民一樣去勞動,他和普通農民不同的是,他更懂得經營生活,退休之后他沒有讓自己的生活荒廢,除了種田耕地,還會養花、養蜂、養魚、練字、拉琴、吹笛,還會鍛煉身體,可以說是多才多藝,關鍵還很會照顧老伴,照顧家人,把自己的家庭生活經營的有聲有色,日子過得很是滋潤。
通過影片我們可以看到兩位老人的臉上經常洋溢著燦爛的笑容。
老頭是幸福的。
這家人無疑也是幸福的。
摘抄一段影評:紀錄片直擊窮山惡水黑社會是一種力量,記錄柴米油鹽醬醋茶也是一種力量。我們的家庭敘事中很少見到這樣豁達與樂觀的父母輩,他們對生活中具體的一餐一飯一花一草一事一物真心好奇,真心感恩,真心享受。父親無論遇到什么事,都笑著說“好玩得很”,看見紅亮臘腸慨嘆一句“安逸”,看燕子筑巢,看荊條發芽,吹一支蒲公英,這些不是文藝青年的擺拍,是來自真實生活中的點滴情趣,它本應是生活的本意,只是長久地被塵埃覆蓋。
這其中也有死亡和告別,甚至是最慘痛的那一種,但即便如此也是透亮的。中國人很少能記住三代以上的親屬,但對于從小陪伴,日常成長的親人,一旦割舍道別,難免會有切膚之痛,正如每天春節,歸家的燕子,總能喚醒相似的生命記憶,這兩位老人沒有被時光鈍化,沒有被窘迫打垮,沒有抱怨沒有唉聲嘆氣,過好每一天,生命都有界限與終點,所以意義是什么?不過就是盼樹葉返綠,等燕子復歸的這個過程。
昨天,我發了個朋友圈,把這部電影推薦給其他的朋友。
再推薦一遍,《四個春天》是一部很單純的適合和家人一起靜靜觀看的電影,看的時候什么都不用想,感受就對了,熒幕中的平凡、溫暖、愛,像是從我們每個人生活中提煉出的純釀。
經久迷香!
一個普通人家的普通生活。
他們的生活并不沸騰,卻始終如春天般溫暖。
2019年02月04日,臘月三十,立春。
按節氣來算,現在已經是春天了。
稍暖和一點的地方,桃花已經盛開。
看吧!
冬天已然過去。
春天,已經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