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偶然的機會看到《之華》的消息,導演的名字一下映入眼簾,巖井俊二,好熟悉的名字,是《情書》的導演,我簡直不敢相信。難道這會是中國版的情書?心中對此充滿了希惑與期待,我想,大多數人想看這部影片的原因是《情書》吧,《你好,之華》你們會去看嗎,若會,想跟誰去呢?我想,我會一個人去看。
? ? ? 電影上映那天,剛好立冬不久,巖井俊二導演似乎對冬天有著別樣的情感,我還記得《情書》里有很多關于雪的鏡頭,印象最深的有:影片片頭博子孤獨的躺在雪地里,影片中,門外的雪地,樹送走了即將轉學的樹,影片的最后,博子對遠處雪山嘶吼……
? ? ? 此刻,我腳下的這座城市,雖已立冬,卻沒到要下雪的時候,不過我已經感覺到冬天的寒意,它應該快要來了。
《之華》與《情書》
? ? ? ? 在《之華》中,仍然能看到《情書》的影子。這兩部影片都是以書信為載體串聯情節,以葬禮揭開序幕,永遠的圖書館,一樣的手推車,一樣在書桌前寫信的樣子,一樣的回憶與現實的交織。你們還記得少年藤井樹和少女藤井樹嗎?雖然有這么多相似之處,但我并不就此認為《之華》就是中國版的《情書》,這是兩個不同的故事和主題。《情書》突出的是青澀時代的初戀,而《之華》更多的是想喚醒中年人心底保有的那份赤子情懷。
這就是巖井俊二啊
? ? ? 整部影片,從頭到尾,平淡如水,沒有反轉沒有強烈的沖突,讓人感覺無聊又沉悶,甚至有人調侃到:“知道嗎,我幾乎要睡著了!”一語中的。但我想說,這就是巖井俊二啊,這就是他的風格,了解巖井俊二的人,或者看過他其它影片的應該能看懂他的寫作風格,看似平靜的湖面,其實擁有暗流涌動的強大力量。你們真的看懂了嗎?《之華》在故事情節上,算不上優秀,也說不出完美。故事甚至有些牽強。網友評論說,這是一個水土不服的影片。爭論點大都在手機上,有些人覺得之華作為一個當代新女性,并且有自己工作,難道連買手機的錢都沒有嗎?非得寫信。看起來這的確說不通。
水土不服的手機?
? ? ? 不過在我看來,這并不是水土不服,而是袁之華(周迅飾)故意為之。大家都知道,之華的手機是和老公吵架時被老公摔壞的,吵架的原因就是手機里那條曖昧的微信“三十年了我依然喜歡你。”
? ? ? 那天之華代替姐姐之南參加了初中同學的聚會,本想告訴大家姐姐去世的消息,但是一時無法開口。后來還被大家推搡著上臺代表發言,呆了不到十分鐘就離場了。尹川(秦昊飾)追了出來,倆人重逢的情景好平靜,淡淡的幾句問候。尹川問:“你記得我嗎?”“你真的還記得我嗎?”。對于之華而言,眼前的這個人不是別人,是自己曾經喜歡過男生,尹川。但是她現在的身份是袁之南,雖然心中早已澎湃不已,但也只能裝著若無其事。只是簡單的回答了幾句,像普通朋友之間的對話。(這里不得不佩服演員的演技,和導演的用心。)隨后二人交換了微信號,之后就有了摔手機的一幕。
? ? ? 周文濤(杜江飾),之華現在的丈夫,是個直男程序猿,牛脾氣,吃起醋來特別幼稚。當他發現自己老婆與另一個男子有曖昧短信之后,展開了一系列對之華的“報復”,先是領回家兩只大狗,后來干脆把自己媽請來了。這么一個人物的出現,恰如其分的給了“信”一個完美的銜接。之華寫給尹川的第一封信中提到,“尹川,你好。你后來跟我聯系了嗎?我先生誤會了我跟你的關系,把我的手機弄壞了。他是個牛脾氣,不好對付,所以我暫時不用手機了,他要是發起飆來,不知道會干什么?有可能鎖定你的位置,入侵你的手機就不好了。你不用給我回信,我只是想寫信給你。”從這封信中我們能看出來之華選擇用書信的方式其實不無道理。即便有了新手機,他的丈夫也一定會用自己技能再次監視之華,所以她才會選擇寫信。之后之華陸續寄給了尹川第二封、第三封信。雖然都沒有給尹川留地址,也說過不需要尹川回信。但我還是不明白,她為什么要這樣做?這樣做的理由是什么?
接二連三的信
? ? ? 鏡頭一晃給到兩個小女孩,在之華的老家。一個是袁之南的大女兒,睦睦,另一個叫颯然是袁之華的女兒。他們收到了一封奇怪的信,這是寫給袁之南的信。寫信人是尹川。兩個孩子對這封信的態度再次令我不解,尤其是睦睦的表現。按正常來說,收到陌生人的信,不應該提前告知大人們嗎?更何況這封信不是寫給別人的,是寫給自己去世的媽媽袁之南的。更咋舌的是兩個人居然試著給尹川回了一封信!最讓我沒想到的是,尹川居然按照要求回了一封信 。尹川你是真的不認識之南的筆記嗎?還是另有目的?來不及容我細想,電影便進入了回憶。“轉學過來的尹川兄妹,認識了之華和之南。尹川喜歡之南,之華喜歡尹川。尹川給之南寫了很多情書,但是之南卻沒有和他在一起。之華為尹川做了很多,也向尹川表白,卻沒有得到想要的回應。”
? ? ? 之華又一次來到了扈老師家,在這里寫下了給尹川的第四封信。直到這封信,我心中的疑惑才慢慢解開。“尹川,你好,雖然之前說過不需要回信,但如果你想回,可以會這個地址。你還記得我妹妹袁之華嗎?”這封信的內容讓我真正明白了之華的目的。當初倆人在站臺碰面時,明明有機會說明自己不是之南,她為什么不說。我想她是有自己的打算,為了給自己尋找一個答案吧。曾經年少時的遺憾,那青春的悸動,那個求而不得的少年。這么多年過去了,你還記得我嗎?現在又是怎樣回憶我呢?
? ? ? 收到信的尹川,無意的笑了。自言自語道,“你不就是她嗎?為什么自始至終,你都這么喜歡騙我。”原來打從一開始尹川就知道聚會上的那個人不是之南,而是之華。他為什么沒有當面拆穿呢?電影中沒有說明,我只是猜測,也許他是有自己的私心。為了之南,這個他最愛的女人。他想知道之南的消息。袁之南,學生會主席,全校男生心中的女神。尹川由最初好奇口罩遮住的面孔,到看到之南后的那張美麗的臉,只此一眼便念念不忘,再到大學里終于牽手,最后你卻決然離去再無消息。為了你我至今未娶,而你究竟在哪?
? ? ? ? 這一次尹川并沒有給之華沒有回信,而是找到了這個地址。二人重逢時的情景,雖然之華已經是成熟的女人了,但是再次見到自己曾經喜歡的人時,還是很慌張,不知所措,居然問扈老師有沒有口紅,巧了,扈老師還真有。我想這是每一個暗戀中的女孩,都想在自己喜歡的人面前表現出自己最美的一面吧。通過兩人的對話。引出來了一段連之華自己也不知道的往事。尹川告訴之華,自己和之南大學時已經在一起了。不過后來因為張超的出現,他和之南就此分手了。之華只是知道姐姐和張超的事,關于尹川的部分,姐姐并沒有提過。我想聽到這個消息的之華內心肯定有些錯愕,但是作為一個成年人,必須保持冷靜,也許從這一刻開始,之華才真正學會釋然。尹川也知道了之南去世的消息,之華告訴他姐姐的死是因為張超。
? ? ? ? 之后,輪到張超(胡歌飾)登場了。這個不知何處而來的人物,他到底是誰,誰都不知道。電影告訴我們這就是個渣男,是個爛透的人。我不知道尹川從哪得來張超的地址,不過兩個人是見上面了,酒桌上我本以為二人的情緒會為此有一個大爆發,但是并沒有,淡淡的。很難想象,有人說,成年人的處世之道是悄無聲息的,多了一份沉穩與理智,少了年少時的沖動。大概吧,現在無論做什么都沒有了意義,已經不屑于歇斯底里。他張超就是個爛人,大動干戈也好,沉默也好。無濟于事,也無需費事。(這里胡歌的演技超贊,不用多說了,網上已經評論開了。)關于之南為什么要選擇張超,電影沒有說明,留給了觀眾許多遐想。不過張超在里邊有一句話說的很好,他對尹川說,人生不是你隨便扒拉巴拉就能說清楚的,這是我跟之南的事,和你沒有一點關系。
? ? ? ? 尹川決定回學校看看,在這里遇見了睦睦和颯然。也見到了自己心愛的女人之南。面前冰冷的骨灰盒,身后書架上的那本書《之南》,他給之南上了一柱香。與睦睦和颯然的對話,讓尹川重新找到了自己人生的方向。尹川轉身離開又回頭,他給睦睦和颯然拍了一張照片,畫面特別唯美。
暗藏的副線
? ? ? ? 就愛情來說,除了尹川,之南,之華這一條主線外,其實還有兩條副線。一條是之華女兒颯然對男同桌的暗戀,一條是奶奶與老教授的夕陽紅。我想導演是想告訴我們生命無論在什么樣的年紀,都要保持一顆赤子之心。
關于生命的疑問
? ? ? ? 除了愛情,影片中還滲透了導演的死亡哲學。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這樣的情節,經歷了喪母之痛的晨晨一直沒能沒有走出來,他給天堂的媽媽寫了一封信,后來他又親眼目睹了一次死去的生靈,一只鳥。這時候的晨晨,開始思索人為什么會死?以及人死后會怎么樣,這樣的人生議題。而尷尬的是奶奶也無法回答,這個答案誰也不知道,誰也沒有力量去詮釋這個問題。因此在電影的主題曲里用了這樣的歌詞給予我們提示。我問生命,要寫答案,可是生命,沒有聽見一般。沒有回音,是生命的常態。
last? letter
? ? ? 影片的最后,幾個人隔空讀著那封畢業致辭,瞬間擊中淚點。這封畢業致辭貫穿全劇,最開始的原音播放,到片尾的last? letter。他在一遍遍的告訴我們,提醒我們,還記得你青春時期的初心嗎:
相信中學時代對于每個人而言
都將是終生難忘
也無法代替的回憶
如果你問我未來的夢想和目標
我一下也沒辦說的特別具體
但我覺得
這樣很好
這恰恰說明我們的未來有無限可能
我們的人生選擇豐富多彩
我們在場的每個人
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
都走在自己獨特的人生道路上
也許有的人能實現夢想
也許有的人不能
人生有艱難的時候
也有痛苦的時候
在那樣的時候
我相信我們一定都會想起這個地方
這個讓我們覺得
自己的夢想還有無限可能的地方
這個讓我們所有人
都平等、珍貴、閃耀的地方
與過往和解,向未來問好。
? ? ? ? 所有人,最后都解開了心結,跟往事進行了和解,繼續過著平靜美好的日子。之華徹底放下了尹川,她不會在為了見到尹川而感到欣喜。之華的例子告訴我們,人生求而不得是常態,能夠錯過的必定不會屬于你,相信命運自有安排,曾經難以釋懷的事,隨著時間的流逝,都會一一和解的。尹川回了上海,雖然前途渺茫,卻有了繼續寫作的動力。尹川,誰說相愛的人就一定能在一起,只是有些人奔跑的太快,而有些人卻慢了半拍,有些遺憾,其實是種圓滿。周颯然回了學校,決定面對自己懵懂的感情,睦睦和晨晨慢慢學著接受媽媽的死亡。溫暖的結局不是嗎?
? ? ? ? 看完從這部劇,作為觀眾的我們在這部劇中或多或少的能找到自己的影子,但我希望無論我們經歷過什么或者正經歷什么,都能跟過往和解,正如歌詞中寫的:有些祝福,我想對自己說,愿你活成最美好的樣子,屬于你的樣子。
個人評分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