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重度拖延癥患者,可以毫不客氣地說,所有主流的時間管理辦法我通通都實踐過,然而最后沒有一項堅持下來了。
我嘗試過規劃一周的食譜,但是真正到了要執行的時候,我總會天馬行空地,強烈地想要吃另一樣東西,很明顯,一周食譜很快就失敗了。
我試過在睡前一個小時就關機,然而10分鐘后我就開始胡思亂想,有沒有人找我,到底有沒有人找我?半個小時之后我就受不住地重新開了手機。
我把所有時間管理方法刻在腦子里,卻從來沒堅持下去過。
以上種種都是慘痛的教訓,失敗的血淚。
我的內心希望改變,大腦卻恐懼著改變,這兩者之間的對抗給我帶來了更深的焦慮。
我在心里瘋狂叫囂著要起來做些什么,現實卻是癱在床上虛度光陰,這強烈的負罪感讓我蜷縮著身體不斷痛恨自己。
我開始探尋這樣的心理狀態是因為什么。
是改變的壓力。準確來說,就是“壓力”。
沒有一項改變是輕易的。就像蛇蛻皮一樣,要想長大,就必須要找一塊嶙峋的石頭,將自己的皮膚狠狠蹭去,哪怕鮮血淋漓也不能停止。
人也是一樣,改變自己在大腦的潛意識里也屬于“切膚之痛”,就算知道是為了自己好,你拿著刀砍自己的時候手不會抖嗎?
這時候,就只能把刀給別人。
這就屬于改變的外驅力,讓別人推著你改變。你需要有一個人把你從被窩里挖出來而不是躺在那里自怨自艾。
很幸運,我參加了貓叔的訓練營,一大堆熱情的小伙伴推著我走。每次我想偷懶的時候腦海里就會閃過他們的期待,最后也就堅持下去了。
當改變的壓力來臨時,光有自己努力是不夠的,你還需要外驅力,需要有人推著你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