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無疑是品牌戰略、品牌營銷學上的一個營銷創意方法,很能給人啟發,可讀性很高,語言生動幽默。接下來,我會按照本書的序和章節,分別做下感悟和心得筆記。
第一章 品牌就是符號
首先引入一個概念,超級符號
即指人們本來就記得、熟悉、喜歡的符號,并且還會聽它指揮,是蘊藏在人類文化里的原力,隱藏在人類大腦深處的集體潛意識。將超級符號嫁接給品牌,就得到超級創意、超級產品、超級品牌、超級企業。
品牌要么始于符號,要么成為符號,比如可口可樂的女人曲線瓶。
商品就是符號,符號定義商品,商品符號定義人,比如買LV包的女性。通常意義上,符號指一切具有攜帶意義的視覺形象、聽覺符號、觸覺符號、味覺符號和嗅覺符號。建立品牌的時候,找到一個符號,能識別我們(符號的指稱識別功能),濃縮我們的價值信息(符號的信息壓縮功能),還能影響消費者的看法,使之喜歡我們,指揮消費者的行為(符號的行動指令功能),從而購買我們的商品,還推薦給親友。
構建品牌符號的五大路徑1.視覺第一;2聽覺不一定第二;3嗅覺和味覺符號;4觸覺符號。其中視覺符號的選擇標準是過目不忘,聽覺符號的選擇標準是耳熟能詳。把符號寄生在人們的生活中,比如拍照喊田七,符號本身就是為品牌降低記憶成本和辨識成本。
第二章 如何用一句話就說動消費者購買?
這里華與華又引入了一個概念,超級話語,就是嫁接了人類文化的符號。如何說動消費者?就是要一目了然,一見如故,不脛而走,必定是口語,因為傳播是一種口語現象。即消費者聽到會做出購買,還傳播轉述給別人,員工也會自動自覺的把這句話掛在嘴邊??偠灾?,超級話語,就是設計一句話讓消費者傳達給他的親朋好友。
口語套話的思維模式,才是人的思維模式。超計話語,要么始于俗語,要么進化成俗語。俗話不設防,突破心理防線。超計話語,只用陳述句和行動句。直截了當,不能繞彎子。傳播的關鍵在于傳,所有的創意在于發動如何傳。
第三章? 用詞語創造流行看法
詞語就是行動,語言就是命令,比如奧巴馬和希拉里的競爭總統時,奧巴馬的關鍵詞是“改變”希拉里的是“經驗”,很顯然人們更喜歡改變,這代表著行動。詞語不僅能讓別人做事情,還能控制人的思想。
命名就是成本,命名就是召喚,命名就是投資。命名必須是聽覺詞語。不僅要一看就明白,關鍵還要一聽就明白。可以用電話進行測試這個名字好不好,詞語不是說事情,而是要做事情。
第四章? 一切創意都是為了降低營銷傳播成本
品牌就是消費者購買產品和服務的風險保障機制。品牌的本質是降低企業的營銷成本,消費者的選擇成本、社會的監督成本。logo的本質就是降低成本,降低品牌識別、記憶和傳播的成本。一般來說,一目了然,以字體為中心進行設計。
包裝設計是為了獲得陳列優勢。要用產品開發思維設計包裝,包裝設計,就是產品再開發。只有你能夠讓足夠多的人記住你的名字你就能狗成功。產品是第一主角,而不是代言人明星。
華與華15S電視廣告的創作標準
1.讓人記住品牌叫什么名字
2.讓人記住商品長什么樣子
3.給人購買理由和沖動
4.建立品牌符號和企業戰略優勢
品牌文化的成本本質是人類文化,品牌卡通形象的本質則是要有原型。
第五章 企業社會責任、經營使命、企業戰略三位一體
企業的本質就是為社會解決什么問題,是社會的一個器官。企業可以分為三個層面。
1.拳頭產品,想到它馬上就想到它的產品和服務。
2.權威專家,企業要成為社會某一方面的首席知識官,為社會承擔知識存儲和知識探索的責任和使命。
3.夢想的化身,一流企業都代表了人類在某一方面追求的夢想,承載了人類夢想的企業就是全球首席企業。
品牌戰略路線圖一般來說如下:
1.定義我們的棋盤——企業社會責任和使命,要解決什么問題
2.設計我們的業務組合和產品結構,該社會問題的解決方案
3.決定進入和開展哪一塊業務的先后次序
4.依次開展業務
5.完成全品類覆蓋
競爭的本質在于盯住顧客,不在于盯住對手。
第六章? 產品的本質是購買理由
產品的本質是購買理由,產品開發就是營銷創意。華與華的營銷創意工作定位為——產品再開發——開發什么,開發購買理由,以及這理由的高效率傳達。
第七章? 品牌頂層設計:所有的事都是一件事
企業產略、營銷戰略、品牌戰略、產品開發、品牌設計、包裝設計、廣告創意等等都是一件事。
洞察社會問題;確立使命;規劃戰略、業務組合和產品結構;規劃路線圖;品牌戰略;品牌符號系統及包裝設計;廣告創意。華與華方法是從傳播的角度去進行企業戰略設計、品牌設計和產品開發的,現有詞語,再有產品;先有話語,再有品牌;以話語權為竹筏點,去構建企業戰略版圖。
第八章? 調研方法論:一切調研在現場
調研是找參考,找啟發,不是找依據。調研的關鍵就是要了解消費者的故事,故事里有時間、地點、過程、情緒。一個好的策略一定可以用50年,正確的道路一定有人走過,堅持正確的道路,比找到正確的道理要難得多。
調研要到基層去聊,聊的時候要用口語化,不要問讓消費者思考和總結的問題。只需要讓消費者回憶消費場景,不需要他來總結。我們的回憶大多都是是不主觀的,錯誤的,不要讓消費者回憶。不要問為什么購買,也不要讓消費者作為決策角度,可以讓消費者用五分制來表達對某個廣告創意的看法。消費者一般有4個角色,購買前、購買中,使用后。
第九章 重新認識消費者:消費者的四個角色
1. 消費者的第一個角色是受眾,而受眾的第一特征是茫然,第二特征是遺忘。把消費者從茫然中喚醒過來,是溝通的第一要義,最高效的溝通是激發受眾的本能反射。消費者第二特征是遺忘,所以營銷需要不斷的重復重復,要時刻忠于消費者,知名第一,就等于銷售優先權。
2. 消費者的第二角色是購買者。購買者的核心特征是置身于購買環境中的信息搜尋者,企業要擁有購買思維,發掘出賣場和包裝的媒體屬性和媒體功能,從媒體功能的角度來設計包裝、陳列和賣場效果。
華與華方法:
產品包裝是最大的媒體,用色如兵,視覺溝通,色彩第一
用符號刺激購物者的本能反射,用購物者熟悉的符號屬性
把貨架當成廣告位用,實現貨架專列,吸引眼球
把包裝文案,做成導購指南,包裝上所有的文案都要指向產品價值,都要值得消費者為之購買
讓產品自己會說話,讓包裝成為導購員
包裝設計創造陳列優勢
用產品結構占領更大柜臺,創造更多銷售機會
3. 消費者的第三個角色,體驗者。包裝是一個儀式。
4. 消費者的第四個角色,傳播者。傳播的關鍵在于傳,廣告是我設計一句話他會說給別人聽。
理論的本質是解釋,能解釋一切,就叫理論。
不要給消費者想要的,要給他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