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04 筑地>銀座>皇居>上野>秋葉原
- 今天早上我們起來比較早,出發準備去市區,這已經是在東京附近的第三天了,自從來到之后大部分時間都一直在周邊的衛星城晃蕩,再不到市區轉轉恐怕等離開時會遺憾的。
- 出門后旁邊就有一家 7-11,我們買了一些三明治面包和熱飲當早餐,共花了¥864。
- 依然從 [元住吉] 站出發,乘坐 [東急東橫線9站] 到 [中目黑] 站換乘 [日比谷線9站] 到 [筑地] 站,Suica¥390。
筑地市場
- 筑地市場是位于東京都中央區筑地的公營批發市場,原是日本橋魚河岸為首的市場群,從江戶時代起一直肩負起東京食品流通重任。目前是東京都內11間東京都中央批發市場之一,亦是日本最大的魚市場。其規模之大與知名度之廣,不只是東京,更是日本首屈一指的批發市場。
- 很早就聽說筑地的名聲,以及每天早上魚市場著名的拍賣會,而且在《壽司之神》的紀錄片中見過小野二郎先生去筑地市場挑選食材,在《派遣員的品格》中見過大前春子殺魚的情節。聽說按照 2020 年奧運會的準備規劃,筑地市場計劃在 2016 年初就要搬遷了,于是此行便更要抓緊機會去看看。
- 從筑地車站出來,步行經過一座造型別致的石造建筑,走進才發現居然是一座佛教寺院——「筑地本愿寺」。這座寺院是京都本愿寺的別院,屬日本佛教的凈土真宗,曾毀于關東大地震,之后重建以天竺伽藍樣式為本,用磚石構建了一座與別不同的寺院,不僅外表特殊,它的布局和裝修實際上溶合了佛教、神道教和基督教,大殿上設有座位,供善信默禱,也有教堂的標配——管風琴,還為新人主持婚禮。
- 筑地本愿寺當年的主事者,是本愿寺第廿二代寺主、鼎鼎有名的探險家大谷光瑞。他 1902 年開始率領探險隊在新疆活動,他積極推進教團的現代化,致力于在日本海外的傳教活動。在日俄戰爭期間,本愿寺家派出了大量的隨軍傳教僧人。1914 年,大谷光瑞因為教團的巨額債務問題而被迫辭職,此后隱居大連,因而在旅順博物館藏有他在新疆探險所得的藏品。
- 再經過一條街道,就到了筑地市場的范圍。首先看到的是「場外市場」,還有一個標牌說明場外市場暫時不會拆遷。看來筑地區域包含的不止一個魚市,還有隨之衍生的餐飲店鋪、售賣漬物、加工海產品、以及廚具等其他相關產業的市場。我們穿行其間,見到許多游客模樣的人,其中不少講中文的同胞。
- 按照地圖的指引,我們來到了著名的「壽司大」店前。無奈這家名聲在外的壽司店生意太過紅火,排隊的顧客已經分成了兩個區域的隊伍,合計幾十人不止。我們只好放棄。
- 好在筑底并不缺少做壽司的店鋪,同一條街上一字排開就有很多家,我們一直走到街的另一頭,在一家看起來同樣古老的壽司店前跟著排起了隊。排隊的同時走過來一位西方大媽,對這條街上食客們排隊的行為很不理解,不知為什么抓住我問道,為什么這么多人都對壽司如此熱衷?你也很喜歡吃壽司嗎?我只能笑著說我們來嘗嘗試試。
- 不同于其他在窗口售賣的壽司店,這家店雖然門面很小,還是要進到店里才能品嘗。里面是一條 L 形的柜臺,每次請固定數量的顧客進入,依此排開坐好,師傅在柜臺里面現場制作握壽司,然后擺到食客面前,按照師傅制作的順序品嘗。
- 我們趕到的時機很好,開始排隊不久屋里的一排客人就快結束用餐了,出來一位酷似小野二郎先生的老師傅拿著小本本來清點排隊人數,數到我們倆的時候剛好夠下一波。所以我們很快就有了進屋的機會,而且剛好是這一批次的最后兩個座位。
- 進門之后發現房間比想象得還要局促,基本上坐好的人如果不主動側身謙讓其他的人很難出入。座位后面的墻上有掛衣服的地方和放包的架子,但依然很不方便,我們索性把背包放到了腿旁的地上。
- 坐定后師傅在每個人面前擺上一個類似小板凳形狀的木質托盤,再遞給每個人一杯茶水。然后收到店家遞過來的菜單,這里主推的套餐有三個,¥3500 套餐包括 12 只壽司和吞拿魚卷,¥2500 套餐包括 10 只壽司和吞拿魚卷,還有 ¥3000 的海鮮丼。特別注意的是,這里的套餐指的都是單人套餐,如果是兩人一同進入的話,至少每人要點一份,額外才可以單點。柜臺里的大師傅一邊遞菜單一邊強調,No share,No share!
- 由于只是想嘗試一下,并不打算吃得太飽,我們每人點了一份 ¥2500 的套餐。師傅開始一道道握好擺到我們面前的木質盛器上,并按照不同材質告訴我們應該怎么吃,比如是否需要蘸醬料。
- 我右手邊間隔一位的客人明顯也是一位中國人,看到旁邊的日本客人在喝清酒,也想叫師傅點一瓶,他應該只知道日語酒這個單詞用羅馬音拼寫是 sake,就用英語單詞的讀法念了出來(類似 save 發音)。反復念了幾遍,店里的師傅表示很困惑,在旁邊日本客人的提醒下才明白,大聲糾正道,「灑開」!
- 大家看到這一幕都笑了,我們也跟著點了一瓶,很普通的小瓶裝清酒,只有 180ml,酒精度大概 20% 多點,每瓶 ¥800。食用壽司的時人們總是喜歡加芥末,并且喝一點酒,因該是可以對生冷的魚肉起到中和的作用。
- 我們左手邊的客人是一位日本的年輕女性,她從開始就很友好地跟我們打招呼,還拿出手機來用 Google Translate 用日譯英與我們交流,大概的意思是她來東京旅行是為了拜訪不同的神社,她們會供奉很多神明,比如在海邊這附近他們認為大海是她們的神。她吃完的比我們早一些,臨走前祝我們旅行愉快。
- 10 個壽司比想象中吃得快,還沒有算好數就沒有了,基本上一口一個也沒有仔細品味出來有什么特別之處。倒是沒有想象中生魚肉的腥氣,比預想的容易接受。而且相比之下這種握壽司比之前吃過的紫菜包飯卷味道要好一些。
- 結賬 ¥5800,只接受現金。道謝之后我們離開壽司店,此時門口已經又排出了一條長隊。粗略見識過了魚市和傳統壽司店之后,我們開始去往下一站。
銀座 Ginza
- 從筑底市場往西北方向,步行不遠即是東京著名的商業區「銀座」,與與巴黎的「香榭麗舍大道」,紐約的「第五大道」并稱為世界三大繁華中心。
- 過馬路之后先是經過一座幼兒園,這天天氣不錯很多小朋友都在戶外活動,此時的溫度已經有些寒冷,可這里的小朋友全都只穿著短褲光著腿,在中國簡直不可想象。
- 經過一片施工的區域,被用遮擋材料圍了起來,包圍的擋板上印著一些關于銀座歷史的說明文字,比如銀座從什么時代開始繁榮,經歷了怎樣的發展過程等等,其中有一條介紹到,最初銀座發源的街道上,有兩排燒煤油的路燈,用了很多年,甚至直到今天依然作為一項歷史遺跡被保留了下來。
- 隨著建筑物的高度漸漸聳立起來,我們開始在樓群之間穿梭,拐過兩棟大廈之間的縫隙,突然發現一座別致的建筑,查地圖才了解到這就是著名的「歌舞伎座」,從1889年11月21日開業以來,曾遭受火災、戰火,歷經數次燒毀、復興、改建,現在的建筑建成于1951年。桃山時代風格的現歌舞伎座,建成后經歷了50年歷史,已被列為國家有形文化遺產,是頗為珍貴的建筑。在迄今為止100年多年的歲月,此地不斷上演歌舞伎,名副其實地保持了最具代表性歌舞伎劇場的寶座。
- 從銀座四丁目拐到東北方向,一條街都是各種大型商場和奢侈品店。在三丁目看到了熟悉的 Apple Store,不免進去看看。一層展示區域并不大,比大悅城店的面積還要小很多,展示的產品也都沒什么差別,只有一款新的 Apple TV 是國內沒有的,粗略算了一下合一千兩百多人民幣,考慮到買回來也暫時沒有特別好的應用場景,還是等國行正式發布吧。其余的產品價格跟國行相比也沒有太大優勢,而且這一代手機不打算升級了,就沒有繼續停留。
- 從三丁目走到一丁目,拐過一條街我們真的見到了剛才介紹的煤油路燈,仔細觀察燈里面仍然是煤油在燃燒。
- 在有樂町車站附近,我們發現了一間「三省堂」書店。進門發現一樓有大量的旅游書籍,分類極為詳細。靠里一些是暢銷書籍和各類雜志,另外一個出口旁邊還有一個 Suica 主題的展架,售賣各種 Suica 企鵝形象的周邊。
- 登上二樓,首先看到的是文具柜臺,有好幾個展柜的各種手賬本。日本人對手賬的喜愛令人嘆為觀止,各種品牌設計的本子目不暇接,翻看內頁設計也是花樣繁多不一而足。我們挑選了幾本 Moleskine 的 2016 年度周記本,這里和國內售價比起來有不小的優勢。
- 二樓再往深處走是大量的文庫本區域。各個出版社的文庫本密密麻麻地排列在書架上,卻又秩序井然地按照作者明確地分類標識。仔細端詳文庫本的大小確實非常適合便攜,平時乘車的時候也經常看到有人手捧文庫本閱讀。這種統一的規格有非常好的優勢,便于收納收藏,而且衍生出了很多漂亮的書封和書套。不知道我們國家的出版行業是否也會出現類似的統一格式,我們期待著。
- 從書店出來,鉆過東京站附近復雜的鐵道高架橋,路邊有一輛冷飲車在做宣傳活動。經過發現是在派送免費的 Moster 飲料,我們過去一人領了一罐,居然真的不要錢。掃碼搜了一下每罐要將近兩百日元,于是因為占了小便宜而竊喜。
皇居
- 再往前走視野豁然開朗,一大篇開闊的綠地出現在眼前。這就是天皇居住的地方——「皇居」了。
- 經過江戶時代城墻遺址,上面有盤曲虬結的老松。端詳了許久之后我說,原來真的有畫里面那樣的松樹啊。
- 細密的綠色草叢上散落著金黃的銀杏葉,有工人開著清掃車一圈圈駛過,所經之地落葉被盡數吸走,不一會兒又會有幾片飄然落下。路邊的長椅上有閑坐的老人和依偎的情侶,甚至有流浪漢躺在草坪上曬著太陽呼呼大睡。眼前的一切都安靜和諧,互不相擾。
- 我們也在長椅上坐了下來,奢侈地享受著午后的陽光和清新的空氣,其實這些本應在生命中更為重要的東西,都是免費的。
- 約莫過了半個多鐘頭,休息夠了的我們去往二重橋前走走。皇居平時是不開放對外參觀的,游客最多只能走到皇居入口處的「二重橋」,遠遠地眺望一眼。其實橋本身并沒有什么看頭,但是總有人們對皇帝的生活充滿了興趣,尤其是我們親愛的同胞們。
- 穿過綠地后直到二重橋前,一路見到聽到的幾乎都是來自中國的游客,操著天南海北各地方言,一瞬間我覺得恍然回到了國內的某個旅游景點,跟著旅行團里的大爺大媽到處排隊拍照的體驗。
- 二重橋前的一大片地面并沒有覆蓋植被,也沒有鋪硬化材料,只是很自然地維持著地面原來的緩緩起伏與個別的坑坑洼洼,但是卻看不到裸露的土壤,因為地上鋪了薄薄一層細碎的小石子,踩上去不會硌腳卻又很好地防止了揚塵。
- 湊完熱鬧之后原路返回,按照計劃去上野附近去看看。
上野
- 從 [有樂町] 站上車乘坐 JR 的 [山手線6站] 到達 [鶯谷] 站,Suica¥154。
其實上野公園東門就應該下車的,過于信任地圖的指引,我們多坐了一站。 - 出站之后感覺這邊的建筑和街道明顯要老舊一些,穿過一座橫亙于數排鐵道之上的天橋,沿著東京國立博物館的外墻,轉了幾圈才找到正門的方向。眼看已經將近下午四點,還在擔心時間是不是耽擱地太晚不讓入場,赫然發現今日閉館。
- 按照日常的規律,博物館之類的公共場所每周的休息日是月曜日,也就是周一,但是本周一恰巧趕上 11 月 23 日的日本法定節日,勞動感謝之日,所以閉關日延后了一天。
- 博物館門前豎立著「始皇帝兵馬俑」的大幅宣傳招貼,看得出日本人對來自中國的文物還是很重視的。曾經在西安四年多時間里都沒有去過一次秦始皇陵,沒想到不僅上次在故宮見過幾尊秦俑,甚至在異國他鄉都差點有機會再次領略。
- 其實就算當時能進去參觀,時間也不充裕了,正好順應安排在公園里休息調節一下。博物館正對著有一個很大的長方形噴水池,我們坐在旁邊的長椅上,看許多家長陪著小朋友在水池周圍玩耍。太陽已經偏西,天色漸暗,暮色慢慢降臨,公園里的色彩轉換的過程恬靜而優美。
- 和博物館一樣,東京動物園也是休息日,我們從櫻花樹中穿過上野公園,想象著春天時這里的繽紛燦爛。天色已經完全暗了下來,我們決定從上野步行到秋葉原。
秋葉原
- 漸漸接近秋葉原的區域,電子產品和動漫店鋪慢慢多了起來。這里好像一個卡通化的中關村,各種建筑的外立面掛著巨幅的卡通廣告。隨便看了幾家店鋪,感覺沒有什么購物欲望,草草瀏覽過后,我們準備去覓食。
- 在秋葉原地鐵站附近的一棟商場四樓,我們選擇了一家海鮮火鍋。進門之后我們被引導到一個兩人包間。包間如此之小,只容兩人對面坐下,連脫衣服都感覺局促受限。把外套掛在座位后面的掛鉤上,我們開始享用晚餐。
- 可能是今天輾轉的地方有點多,這個時候腦子開始有些木訥,我們結賬離開后不久,發現帽子不見了,趕緊回到飯店去找,正好趕上服務員在收拾我們的餐臺,順利找回了掉在地上的帽子。
- 再次下樓之后,剛剛走到地鐵站,我發現自己的 Suica 找不到了。翻遍了口袋和背包都沒有找到。我們只好第三次來到火鍋店,跟店員說明了情況,還好我們剛才坐的位置還沒有新的客人。但是座位上下反復確認,還是沒有找回我的 IC 卡。
- 現在回憶起來,應該是手機和卡都放在沖鋒衣左胸的口袋里,經常掏放手機的時候很容易把卡片帶出來,如果是在走動中掉落在地上,很可能留意不到。就這樣我遇到了本次出行的第一次損失,卡中還有兩千八白多日元,加上五百押金,大概合一百五十塊人民幣。通過這次教訓,重要物品一定要好好保管,使用時不能慌亂,儲值卡里不要預存太多現金。
- 本來七點半就吃完飯了,折騰到八點多才坐上回去的車。從 [秋葉原] 站乘坐 [山手線10站] 到 [目黑] 站,Suica¥194;換乘 [東急目黑線11站] 到達 [元住吉] 站,Suica¥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