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0月19日結束的東京世錦賽半決賽中,中國女排經歷了五局的鏖戰,最終惜敗于世界強隊意大利,遺憾未能進入最后決賽。
不過中國女排再次展現出來的“女排精神”值得我們細細品味。
可以說一直以來我們一直在高談“女排精神”并不是因不為中國女排獲得的冠軍多,不然為什么我們不高舉“乒乓球精神”的旗幟,而是因為中國女排代表著一種永不言棄的斗志與決心,無論身處何種逆境,仍然在堅持,為看似注定的失利而竭盡全力!
盡管“女排精神”讓我們為之動容,可是回到我們自己的世界里,誰又真正能將“女排精神”付諸實際呢?
你愿意為了你年少的夢想而孤獨前行么?你愿意為了一個未來的目標而不舍晝夜么?你愿意......
停下腳步,我們為“女排精神”流淚之后,擦干淚水,繼續數著學習或工作上的deadline虛度光陰。
一、縱使拼盡全力,依然一事無成
也許這是很多人的感受,我不是不努力,但是我努力之后看不到成果,那么努力的意義又何在呢?
對此我想到了在《見龍卸甲》里飾演羅平安一角的洪金寶。羅平安與趙子龍一同出身常山,但是趙子龍因為武藝卓絕很快被劉備賞識而成為“常勝將軍”,而當初身為趙子龍“大哥”的羅平安幾十年來只能原地打轉,一事無成,他只想為自己而戰。
最后羅平安把趙子龍當成對手,出賣了軍隊的行軍路線給敵方。
最后面對“大哥”羅平安的懺悔,趙子龍說道:“我只是走了幾十年來才走完的大圈,沒有勝,又何來敗。”趙子龍最后找回了自己的回憶,卸去盔甲,只身沖向了曹兵陣營,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籍籍無名的羅平安也好,赫赫有名的趙子龍也罷,為自己而戰的目的并非將自己套上名和利的枷鎖,只是竭盡全力,找尋最真實的自己。
找回最真實的自己,希望一直保持下去,堅持,努力,活出最真自我。
二、莫問前塵有愧,但求今生無悔
在《七劍下天山》中,莫問劍正如它的名字一樣,并不光彩耀人。它不如游龍劍一般無堅不摧,殺人奪命,也不如青干劍一般防守堅固,不留縫隙。
莫問劍劍主傅青主本人集百家所長,堪稱明末的一位奇士。這樣一位奇俠在沙漠與晦明大師相遇之前卻幾乎迷失了自己。傅青主本是明末刑部的一個武官,劍法高明,本以為自己執法嚴明,后來發覺其實誤害了不少無辜。于是來到沙漠,癲狂奔走,希望在沙漠中結束自認為是錯誤的一生。
晦明大師在贈予傅青主莫問劍時說道:“莫問前塵有愧,但求今生無悔。”晦明大師意在讓傅青主知道往事如煙,最重要的是珍惜眼前,憑傅青主的能力依然還有很多有意義的事情可以做,于是為傅青主定義“莫問”二字。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莫問”不是碌碌無為的哀嘆,而是超脫世俗名利的誘惑而客觀看待生活的本質,并且依然熱愛生活。
三、赫赫而無名的人生,無怨無悔
1987年上海文匯月刊刊登了一篇題為《赫赫而無名的人生》的長篇報告文學,文章較為詳細的介紹了中國核潛艇的發展歷程,但是在文中提到中國核潛艇掌舵人的時候永遠只是提到“黃總設計師”,而不提全名,直到2016年央視《開講啦》節目才讓我們知道事情的真相。
當期開講嘉賓是有著“中國核潛艇之父”美譽的黃旭華院士,黃院士說道了他們干核潛艇事業就得注定一生奉獻國家默默無聞,為了核潛艇的攻堅克難,黃院士整整三十年沒有回到過老家,對于家人的怨言他只能默默忍受,即使他已經為了核潛艇事業做出了巨大的成績之后,他的名字依然只是“黃總設計師”。
92歲高齡的黃旭華院士對于自己“赫赫而無名的一生”說道:“對國家的忠就是對家的孝,此生屬于祖國,此生屬于事業,此生屬于核潛艇,此生無怨無悔。”
沒有淚光風里勁闖,懷著心中新希望。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Beyond《無悔這一生》
無論是黃旭華院士赫赫無名的人生還是“女排精神”,都告訴我們不要為名利枷鎖束縛,只需努力朝心中目標前進,終點自然會有你所想象不到的美好。
作為世俗人我希望功成名就,但是無論結果如何,我依然將竭盡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