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讀書筆記

【摘要】

經驗分為兩種,一種是外面的經驗,一種是內部的經驗。外面的經驗是景物的狀況,內部的經驗式作文說話的人對于景物的感想。外面的經驗式差不多人人共同的,最容易明白。內面的經驗卻各人不同。

我們的心的作用,普通心理學家分為知、情、意三種。知是知識,情是情感,意是意欲。對于一事物明了它是什么,與別的事物有什么關系,這是知的作用。對于一事物,發生喜悅、憤怒或悲哀,這是情的作用。對于一事物,要想把它怎樣處置,這是意的作用。文字是心的表現,也可有三種分別,就是知的文、情的文與意的文。

文章的好壞,可以從三方面來觀察,一是文法上有無毛病,二是用詞當與否,三是思想的新鮮、正確、豐富與否。 思想內容是靠多讀書多體驗的。普通人只有普通人的思想,無法可訴求,只好終身修養。

【讀書筆記】

這是一本講述讀和寫的書,想想很是適合我們這個讀書群的,首先推薦一下。

這本書是葉圣陶和夏丐尊兩位大家為中學生創作的,雖然是1934年的作品,但是至今讀起來仍然十分適用。往往這種語言類的書籍會是很枯燥的,但是兩位大家巧妙的將知識點穿插在故事中,讓人讀了十分起勁又受用,時常會想到如果自己在這種情況下會如何思考呢。如果你初中的時候沒有這樣的好老師或者已經把知識還回去了,建議再來扎實一下基礎,更加推薦給中學生讀,會受益終生。

作者告訴我們作文同吃飯、說話、做工一樣,是生活中間缺少不來的事情。生活中間包含許多項目,作文也是其中一個。所以回想起上學時只把作文當做是作業,確實不該。學校分設各種科目原為著教學便利起見,最終目的還在于整個生活的改進,這一點往往在上學時是認識不清楚的,學習只為了分數,應試。。

把作文這件事認識清楚之后就要多習作,但是想寫出好的文章一定要有文字基礎,這就好比建一座房子一定要打好地基才牢靠。例如用詞、文法、語調、結構等等,都要遵循一定的規則和方法,以免詞不達意或邏輯不通順。然后我們需要尋找各種材料充填房子使其更加豐富,平時要多留意生活中的點滴,可能某一個不經意間就會靈光一現出好的想法和點子。接著搜集來的材料擺放的位置也很關鍵,這也就是文章的結構。沙發當然就要放在客廳,床在臥室,這樣才合理并且讓人覺得舒適。最后要不斷的修整,作成的文章要自己仔細看過,有一句話、一個字不妥當就得改,改到無可再改才罷手,這個習慣必須養成。

作者說“讀書貴有新得,作文貴有新味。最重要的是觸發的功夫。所謂觸發,就是由一件事感悟到其他的事。你讀書時對于書中某一句話,覺到與平日所讀過的書中某處有關系,是觸發;覺到與自己的生活有交涉,得到一種印證,是觸發;覺到可以作為將來某種理論說明的例子,是觸發。這是就讀書說的。對于目前你所經驗著的事物,發現旁的意思,這也是觸發。這種觸發就是作文的好材料。”這句話也可以理解為,觸發可以從讀書中而來,可以從眼前的繽紛世界中獲得,從不斷改進的生活方式中獲得,如果我們可以感受出新的東西來,也就是自己的感悟,這樣就是極好的觸發。

我們可能經常會有觸發,但是落到筆頭又覺得下筆困難,這其中一個原因就是讀書太少或者讀書不夠認真。李笑來老師的一次講座中說到,“要讀就認真讀,使勁讀,如果只是隨便翻翻,那你看它干嘛呢?”什么叫使勁讀,就是認真地反復閱讀很多遍。書讀透,多思考,多感悟自然就可以有很好的輸出。

牛犢會以新的模式“知行合一”重出江湖讓人眼前一亮,希望我們可以認真的對待每一次的讀書筆記并堅持,哪怕只是一次小小的觸發,也是我們自己的。這條路任重道遠,但我想做不論什么事情能夠認真并堅持,成功是很有把握的。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