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文章原創,且屬實,圖片摘自網絡)
Y先生和H小姐是曾經的戀人,他們的故事在高二下學期拉開序幕。
高中的時候,最是禁止早戀,但年少輕狂的他們,又怎會被這一條規束縛住青春懵懂的愛戀。但她們的戀愛,卻有些不同于周圍閨蜜們唯美的初戀。
Y先生是班里的班長,那個時候最大的官,在老師的支持下,擁有著一半班主任的權利。在這種情況下,Y先生有些強勢,又有些霸氣。或許就是Y先生的大男子主義讓那時的H小姐心動,又或者是因為什么,畢竟感情這東西,永遠是最說不準的。
當時,班里的學習委員是W小姐。成績優異的Y先生喜歡成績更為出類拔萃的W小姐似乎是無可非議的。畢竟,學霸更懂學霸的世界不是?W小姐性格開朗,人緣好。況且,據說學生時代里,男生更容易被比自己成績好的女生吸引。雖然這些話的真實度有待考證,但不管怎樣,Y先生對W小姐心動了。聽別人說,Y先生曾約W小姐去看電影,并表白了。當然,W小姐并沒有接受,不然也就沒有了后來的故事了。而H小姐和Y先生的故事,始于一條圍巾。
最初是H小姐先喜歡上Y先生的,那時候,大抵Y先生是喜歡著W小姐的。H小姐是個很外向的姑娘,是個隨心的姑娘,她亦一向是個勇敢的女孩,許是因此似乎傾向于主動表達心意。故即使是在老師的監督下,還是偷偷地卻又近乎光明正大地給Y先生送了手織的圍巾,在Y先生生日那天。其實那個時候,距離Y先生表白被拒并沒有過去多少時間。或許,Y先生當初的喜歡也只是簡單的好感?又或許是因為其它原因,總之,H小姐感動了Y先生,他們在一起了。就在那個冬天到來的前些天。
作為H小姐的朋友,我一直認為,當時的H小姐喜歡Y先生要更多一些,而付出感情更多的,會更累一些,雖然,可能她也是樂在其中,但是,這種感覺不會持續太久。因此,對于她們兩個的戀情,我一直不抱有太大的支持度。
依稀記得,H小姐曾幾乎每天都給Y先生帶零食,在學生時代,這大概就是表達喜歡最好的方式,簡單、直接。那時的我們很年輕,有點小幼稚,有點小幻想,有點小執拗。喜歡給喜歡的人我們喜歡的東西。或許,是Y先生的略顯冷淡,讓始終主動的H小姐,累了,乏了。曾經的心動在一件一件小事情的堆積下,逐漸消失了。在導火線——H小姐崴腳,Y先生卻幾近漠視后,H小姐提出了分手,她一貫是個冷靜而又有主見的女生。對此,Y先生的反應是:淡定接受。
而,接下來,這一切似乎發生了逆轉。許是Y先生已經習慣了H小姐的照顧,許是在H小姐提出分手后突然意識到自己的心意,又或者是怎樣,總之,他開始竭盡全力去挽回H小姐。那段時間Y先生對H小姐是很好的。
晚自習之前,他會跑去給H小姐買她喜歡吃的東西。下課后,自習時,“占領”H小姐前排的位置,給她講題……她們的角色,似乎發生了互換。H小姐大概是被感動了吧。最后,H小姐和Y先生復合了。
但H小姐大抵是真的不想繼續下去了,她開始對這段感情越發冷靜,直至冷淡。而之前的“情人眼里出西施”也似乎不存在了。畢竟,感動會有回報,但,始終不等于心動。
值得一提的是,在她們在一起之前,L先生就一直喜歡H小姐,從初中到高中,已經好幾年了,一直對H小姐很好。L先生比較溫柔,比較體貼,對待H小姐,可以用“寵”一字形容,而且,外表也要優于Y先生。但是,H小姐拒絕了他。當H小姐不再喜歡Y先生后,在這種對比下,Y先生越發不得其心了。
而且,或許是因為成長的環境不同,他們兩個在好些方面都有著不一樣的觀點,而同樣有主見的他們,極易產生矛盾。他們也因此產生了第一次的爭吵。而似乎從此開始,他們的爭吵就沒有停歇過,幾乎維持著一天一小吵,三天一大吵的頻率。當時,作為朋友,我實在不理解他們還在一起的意義。
可能是H小姐的在她們的感情之路上不斷退縮,以及越發冷淡的態度,引起了Y先生的不安全感。Y先生開始窮追不舍。諸如,放學后堵著H小姐不讓她走。本來,男生送女生回家是一件有點小羞澀,卻又讓人暖暖的行為。但在她倆那里卻變了味。Y先生要送H小姐回家,H小姐不愿意(她倆的事情被家長發現了,H小姐家長不同意,故許是也有怕被家長發現的因素)。因此Y先生甚至攔著不讓H小姐走,并由此引發了爭吵……
曾經的喜歡甚至已經轉化為厭煩了。H小姐一向是做事干凈利落,不喜拖拉的女子。此時已是高三,我見證并參與了她們在回家路上的各種斗智斗勇。高考后,最終,他們還是分了。
其實,他們也曾有過快樂的時光,但矛盾一旦出現,就很難消失,更多的是越來越大。就有點像鏡子上的裂痕。作為一個局外人,我沒有權利去評價這一段青澀的喜歡,只能簡單地記敘并加些推測罷了。
如今,H小姐已經有了新的男友,Y先生的情況還不太熟悉。大抵,那一段感情存在的意義便是祭奠了他們彼此的青春,或許,這只是在錯誤的時間遇見了錯誤的人。曾多次想過,如果他們是在同樣的時間喜歡上對方會怎樣,結局是不是會有些不同,會不會出現這種得到的時候不珍惜的情況。然而這種設想也只能是設想,或許,他們并不是彼此命中注定的那個人,才會有了這些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