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目標的確立
時間管理在項目管理中非常重要,事實上項目管理中的很大一部分工作內容,其實就是時間管理——管理自己的時間和別人的時間。生活中也一樣,尤其是有了小孩以后,事情一下子多了很多,時間總是顯得不夠用,我估計很多人會像我一樣,經常感到內心的忙亂甚至焦躁,那就更需要我們合理有效地安排好時間。
艾森豪威爾的時間管理四象限
這個理論應該已經很多人都知道了,工作上用的很多。它的主要思路就是把待辦事項按照重要性和緊急程度分成四類:那些又緊急又重要的事情需要我們首先處理;那些重要又不是很緊急的事情,可以有時間的時候再做;那些緊急但是其實不是很重要的事情,在情況允許的條件下,可以請別人幫我們做;而那些既不重要也不緊急的事情,就別做了,直接從我們的todo list上劃掉。這個理論或者說方法,可以幫助我們認清狀況,整理思路,提高做事的效率。
而在有了小孩之后,我也真切地體會了它在生活中的大用處。因為有了小孩,而且有了兩個,我覺得每天都有那么多等著要完成的事情,想想就心煩意亂。但是如果抽出一些時間,來梳理一下這些“任務”,分清主次,就能在繁多的生活“任務”中實現(xiàn)一定的條理。其實不是說也一定要把生活中的事情分類ABCD,最重要的是堅持一種思考習慣,那就是遇到待解決的事情時,尤其是幾件事情同時發(fā)生時,先思考,哪個事情真的最重要又最緊急,又有哪些事情其實是可以不做的。作為職場母親,我們每天要處理的事情太多太多了,我們有可能完成所有的大事小情嗎?——不能。我們有必要把自己推向極限成為一個女超人嗎?——其實不用。我們完全可以退一步來看這個問題,有選擇地拋棄一些并不重要和必要的“任務”。一個非常有效地對自己提問的方式是逆向提問——如果這件事我不馬上做甚至不做會怎樣?
自從我經常給自己提這個問題,我發(fā)現(xiàn)自己淡定多了,不是那么容易陷入慌亂的狀態(tài)。因為我試圖回答這個問題的同時也意識到,很多事情并不像我以為的那樣重要,或者那么緊急。我完全可以放松自己的心態(tài)慢慢做一些事情,甚至放棄一些本以為必須做的事情。這樣我就可以把有限的時間放在我真正認為重要的事情上。
時間管理里還有個很重要的因素,是時間碎片的利用。其實我們每天都有很多時間碎片,在這些細小又零碎的時間段里,我們要么什么也沒有做,要么并沒有在充分使用自己的時間。比如,刷牙洗澡的時間,打掃房間的時間,等待小孩自己穿上衣服鞋子的時間,陪小孩一步一步上下樓梯的時間,在公司的咖啡機前等待的時間,等等。每天這種細小的時間碎片加起來,其實是一個很可觀的數(shù)字。如果我們能夠充分利用這些時間碎片,做一些短暫的思維梳理,或者日常生活安排,我們的生活效率會提高很多。
在我們有效利用這些時間碎片的同時,還可能對其它事情有正面的影響。舉個例子,我家里的老二還小,上下樓梯走得很慢,而且還需要人領著手保證安全。我家住三樓,車庫在地下一層,沒有電梯,這樣每天上下樓需要不少時間。一開始我覺得這段時間很煎熬,看著小孩的小腳一步一步慢慢下樓,急死了。我想讓他練習自己走路,所以不會去抱著他走。但是因為心里急躁,難免要不斷催促他,甚至語氣不那么溫柔。可是如果我一邊陪他走樓梯,一邊梳理我的頭腦。比如計劃一下,送完小孩去上班以后首先要做的重要事情,或者簡要準備一下當天會議上的發(fā)言,甚至設想一下自己要做的PPT的內容和形式。這樣一來,陪他走樓梯的五到十分鐘,不再顯得那么煎熬,我也不再有焦躁的情緒來面對小孩,同時,當我之后到達辦公室的時候,我在心理上已經準備好了一天的工作。
時間管理理論中還有個關鍵詞叫黃金一小時。時間長短不一定是一個小時,但是它的價值確實值千金。這個黃金時段,就是我們從日常繁忙中脫離出來,留給自己的時間。我們暫時“拋棄”那些牽絆我們的瑣事,享受片刻自我的寧靜,做心靈上的修整。尤其是有了小孩之后,如果每天能有一定自己(或者只屬于夫妻)的時間,做一些完全屬于自己的事情,會讓我們覺得心里得到一些安慰,不會覺得自己的生活完全因為孩子而變了樣。
我的黃金一小時大概有兩小時,每天小孩睡覺以后到我們自己睡覺的這段時間,就是完全自己的時間。在這段時間里,我和先生可以一起看共同感興趣的電影電視劇,也可以各自看自己喜歡的書和網站,有時候就兩人聊聊天,吐槽一下公司里的破爛事。
周圍的朋友,經常會問,我是怎樣管理自己的時間的,為什么我一個全職工作還帶兩個小孩的媽媽,可以做那么多事情。總結起來只有兩點:
1.利用時間的碎片
2.把時間從那些不重要的事情上抽回來,做對自己真正重要和有意義的事情。
必須要說明的是,我上面說的這些時間管理心得,只適用于大人。當我們面對小孩的時候,不能同樣地去管理小孩的時間。小孩的時間概念和我們不一樣,他們眼中看到的重要的事情也和我們不一樣。和他們在一起,我們需要放慢速度,去配合他們的生活速度。如果我們也像安排大人的生活那樣去計劃小孩的時間,甚至不斷地去催促他們,只能適得其反。
下一篇:內心的源動力
作者簡介:
德國卡爾斯魯厄工業(yè)大學電子工程碩士。工商管理碩士(MBA)。留學旅居德國17年,在德國一家世界500強公司擔任項目經理近十年,目前擔任一項全球性大型項目的高級項目經理。育有一女(四歲半)和一兒(兩歲三個月)。業(yè)余時間里喜歡閱讀、觀影、烹飪、烘焙和集郵。攝影歷史有20年,但是技術與器材一直不求上進;滑雪已經實現(xiàn)了阿爾卑斯山“紅與黑”;羽毛球一直處在“羽過拔毛”的階段。有些可惜,旅行及游記暫停在了生娃之前,有待重新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