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幽默不斷。上周朋友聚會,大家互報年齡,兩位男士都比我老公年長,但都比他顯年輕。我忙解釋:他只是長得有點著急。大家相視一笑,尷尬頓散。
兒子的籃球教練做完示范動作,兒子屢投不進,教練實在看不過去了,拿起球再次示范,這次他也沒進,兒子正想笑話他,他嚴肅認真地說:這就是你剛才投籃的動作,我讓你看看問題在哪。兒子啞口無言,和我一起黯然失笑。
從前我的德國老板,三十來歲,已是博士,英俊瀟灑,氣質絕佳,尊稱Dr. Marx,我給他起了個中文名:馬克思。有一次和客戶協商開會地點,老板說:我知道你們不愿意去見馬克思,還是馬克思來見你們吧??蛻艉髞碚f,以為馬克思已是個大胡子老頭,原來還是青年版。大家哄然一笑,放下戒備,促成生意。
“幽默”一詞,最早出現于屈原《九章·懷沙》中,“煦兮杳杳,孔靜幽默”,但此處作“安靜”解,如今的“幽默”是英文“Humor”的音譯,最早由林語堂先生于1924年引入中國。當時有人打著“幽默”的旗號,自我炫耀,矯揉造作,被魯迅先生譏諷,說中國人向來不大幽默。
《英國大百科全書》中,“幽默”和“機智”是一個詞條,是風趣機智地思考問題的方法,是一種廣義的幽默。有的幽默,令你捧腹大笑;有的幽默,令你啞然失笑;有的幽默,明麗鮮見;有的幽默,暗黑無邊。
幽默用笑來闡釋,但笑未必就代表幽默。最怕有人油滑輕薄、猥褻惡俗、嘻皮笑臉、貧嘴惡舌,卻都冠以“幽默”。撓著癢癢逼你笑,如果不笑,就扔給你一頂“不懂幽默”的帽子。幽默與粗俗,僅差一步,剎不住,就滑落千丈。
幽默的最高層次是自嘲。自嘲是拿自己“開涮”,逗他人一笑,給自己穿上一層“防護衣”。其一,人們的心理天平都偏向弱者,自嘲在某種程度上是一種以退為進的智慧;其二,擔心別人嘲笑自己的缺點或不足,先走一步,自嘲一下,變被動為主動,變悲觀為樂觀。
李碧華在《誘僧》中寫道:人生也不過七十,除了十年的懵懂,十年老弱,只剩下五十。……那五十中,又分了日夜,只剩下二十五?!錾瞎物L下雨,生病,危難,東奔西跑,還剩下多少好日子?——還不如要眼前歡笑。
有研究證明笑可以促進良好細胞的運動,增強免疫力,延年益壽。所以幽默的人肯定長壽。
一個人,可以高大,可以矮小,可以貧窮,可以富有,但不能沒有幽默。幽幽地,默默地,令你發笑。笑容,是你最美的裝飾;笑聲,是你我之間最短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