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9年的暑期注定意義非凡, 有幸參加了興成長培訓計劃4班―教育信息化2.0信息素養提升班學習,通過聆聽專家的講座,受益匪淺,收獲頗多。還有幸加入了興成長伙伴二群,有機會和全國的優秀教師一起互相學習,互相進步,再次感謝平臺,感謝興計劃。
? ? ? 王子老師為我們帶來的是《微信小程序創新案例》,各種微信小程序的創新應用案例在教學中都非常實用,滿滿的都是干貨,這些小程序操作簡單,訊飛快讀、找模版、手繪微信講解、小年糕、聆誦、聽寫我幫忙、圈票長視頻、小彩蛋等小程序都非常適合我們一線教師,在課堂上這些小程序的二維碼我都截屏保存,今后將認真學習,將各種小程序應用到教學實踐中,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提高教學質量。課后我利用課堂上的小彩蛋小程序為自己制作了獎狀,在以后的教學中我要認真掌握各種小程序,有效的將他們應用到課堂教學之中。
? ? ? 聽了唐曉勇校長主講的《技術支持下的學習變革》,使我深深體會到了技術的重要性。我是中等職業學校學前教育專業鋼琴課教師,在教學中我最常用的技術就是PPT,我將我的彈奏視頻及名家講解插入到PPT中,使學生能夠更直觀的感受樂曲的風格,更好的掌握鋼琴的彈奏方法,有效的提高了課堂效率。作為現代教師必須懂的對技術的作用,這里的作用不單單是使用,我們要善于發揮技術的優點比如可以利用技術省時高效的益處,努力實現把技術做成體驗式和、互動式的,發揮技術的核心的互動性 、可視化、多形態的海量學習資源的作用。多給學生展示自我的平臺,讓學生自己去表達、去溝通,多為學生創造動手實踐的機會,引導學生形成設計思維和系統思維,提高思維的邏輯性,以培養具有觀察 、思辮、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現代人才,使科學的思維方式融入學生的血液中。在教學中使用技術也存在一些困難,主要是網上有些音頻、視頻不能下載,需要使用錄屏軟件錄制后才能插入PPT,這也是我今后需要提升的地方,我要遵循唐校長“知行合一,行勝于言”、“行動就有收獲,堅持才會改變”的理念,不斷學習,與時俱進,跟上時代的腳步,將先進技術運用到教學之中,提高教學質量。
? ? ? 第三講是《教學PPT的設計與制作》,這節課對我們非常實用,制作教學PPT是每位一4線教師都應必備的基本技能,我們可以借助PPT龐大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功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原以為我對制作PPT比較得心應手,聽了梁校長的課,才發現自己還有很多不足。梁校長講了PPT的三大功能,設計PPT的兩大基本原則,最的是觸發器的功能,非常實用,聽了梁校長的課,使我對教學PPT的設計與制作有了新的認識,課后我根據梁校長的理念制作了學校宣傳PPT,及時將理論應用到實踐中。
? ? ? 王思思老師的《跨學科視野下的自然筆記》課程,使我對課程整合有了新的認識。王老師以美術課為例,在課中滲透了科學、語文課程內容,這樣一來,不僅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增長了學生的知識,豐富了學生的想象,更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思維導圖的運用,更是有效的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我要以本次學習為契機,以學習、反思、提高為主線,加強學習現代化教育理論,不斷提升自己,課后我嘗試做了《我愛你塞北的雪探究課程設計》思維導圖。
? ? ? 朱思思老師的《教學實踐中的思維導圖》一課,使我更進一步了解了思維導圖的重要性。思維導圖又稱腦圖、心智地圖、腦力激蕩圖、靈感觸發圖、概念地圖、樹狀圖、樹枝圖或思維地圖,是一種圖像式思維的工具以及一種利用圖像式思考輔助工具。
? ? ? 思維導圖在教學實踐中非常實用,具有推動人類思維的強大功能,因此,借助于它的這種特點,人們將它運用于教育教學,輔助教學。思維導圖使學生的學習、教師的教學以及師生之間的交流簡單化,更能創造性地解決問題、學習更為高效。具體價值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與思維能力
? ? ? 思維導圖用圖形網絡的方式,教會學生“如何學習”和“如何思維”,從而達到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的作用。思維導圖能夠在理清思路,組織信息,加強記憶,提高學習效率等方面提供強有力的幫助。思維導圖是將主題置于最中心,用線條和圖畫進行分支的繪制,在這個過程中,將多個零散的知識點進行了整理,從紛繁的信息中找到信息之間的內在聯系。不僅把握了知識結構的全局,整理了知識的框架,還通過不斷的添加分支,把握了細節。
二、實現了教師角色與行為的轉換
? ? ? 思維導圖不但對學生學習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而且對于新課程下的教師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教學工作中,可以采用思維導圖的方式。教學工作對教師來說一直是最重要,如何把握課程的進度、搞清教學重點和難點、提高課堂效率、加強學生的學習效果等等都是教學工作中要考慮的。通過思維導圖的繪制,從總體上來把握課程的進度以及每節課的重點和難點,再通過思維導圖的方式來展示教學內容,分析復雜知識的結構,使課堂學習效果加強。
三、實現了與新課程標準的接軌
? ? ? 思維導圖運用于教學,可以將全體教育和全面素質教育的思想體現出來。運用思維導圖進行教學,極好的落實了新課程的目標,將學生全腦開發和素質培養極好地融為一體,而且不會增加教師和學生的負擔,相反會提高教學質量,落實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取得“一箭三雕”的效果
? ? ? 本節課最大的收獲是學會使用軟件繪制思維導圖。
? ? ? 陳曉粧老師的《學習類APP的教學運用》,滿滿的都是干貨。APP以前就聽說過,學習類APP在教學中非常實用,極大提高了學習效率,在使用過程中遇到問題對于自制力不強的學生容易產生依賴性,所以要養成學生較強的學習能力和良好的學習習慣,隨著信息時代的飛速發展,學習類app在教學中會起到重大作用,我要不斷努力,與時俱進,將學習類APP有效的運用到教學之中。
? ? ? 鐘老師的《項目式學習(PLB)設計》,在教學中非常實用,教育教學項目式學習在整個教學過程是圍繞著學生展開的,教師起主導作用,學生為主體,教師站在學生中間,和學生們一起,學生的創造性可以得到較充分的發揮。
? ? ? 世界各地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認為,項目式學習( PBL )是一種重要的教學方法,能夠讓學生掌握學術技能和知識,培養未來成功所需的技能,應對生活和社會的挑戰。
? ? ? HQPBL框架包括六項標準,旨在作為教育工作者、組織、家長和學生的基準。六項標準分別是:智力挑戰與成就:學生深入學習,批判性思考,追求卓越。真實性:學生們開展與他們的文化、生活和未來相關的有意義的項目。公共產品:學生的作品被公開展示、討論和批評。協作:學生們面對面或在線合作,或接受成人導師和專家的指導。項目管理:使用項目管理過程,使學生能夠有效地開始并完成項目。反思:學生們在整個項目中反思他們的工作和學習。
? ? ? 培養和提高中小學教師信息素養是推進中小學教育信息化、實施素質教育、促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提高教育質量的迫切需要,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建設專業化教師隊伍的必然要求,對于進一步促進以信息技術為主的現代教育技術與教學的整合、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一、教師信息素養的涵義
? ? ? 澳大利亞學者Bruce提出,信息素養包括信息技術理念、信息源理念、信息過程理念、信息控制理念、知識建構理念、知識延展理念和智慧的理念等。盡管目前人們對信息素養還沒有完全形成共識,但從人們關于信息素養的不同認識和理解中可以看出,信息素養一般是指運用信息解決問題的能力,主要指基于網絡獲取、分析、生成、使用和創造信息的綜合素質。對中小學教師而言,尤其應該具備以下幾點:
? ? ? 1.信息意識。信息意識是教師在信息活動中產生的認識、觀念和需求的總和。它主要包括:(1)能認識到信息在信息時代的重要作用。(2)對信息的敏感性和洞察力,能迅速有效地發現并掌握有價值的信息,從中找出解決問題的關鍵。
? ? ? 2.信息知識。信息知識指一切與信息有關的理論、知識和方法,是信息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包括:(1)傳統文化素養,如傳統的讀、寫、算等能力。(2)信息的基本知識。(3)現代信息技術知識,包括信息技術的原理、使用、作用等。
? ? ? 3.信息能力。信息能力指教師有效利用信息設備和信息資源獲取、加工處理信息以及創造新信息的能力。主要有:(1)使用信息工具的能力,包括會使用文字處理工具、瀏覽器和搜索引擎工具、網頁制作工具、電子郵件等。(2)選擇與獲取識別信息的能力。(3)加工處理和表達信息的能力。教師應具有從特定的目的和新的需求的角度,對所獲得的信息進行整理、鑒別、篩選、重組,提高信息的使用價值的能力,從而推動自己的各項教學工作。
? ? ? 4.信息倫理。信息倫理指教師在信息活動中的道德情操,能夠合法、合情、合理地利用信息解決個人和社會所關注的問題,使信息產生合理的價值。這就要求廣大老師,既要懂得與信息技術有關的道德文化,遵循一定的信息倫理與道德,又要有信息責任感,能自覺抵制信息污染,從而規范自身的信息行為活動并影響學生。
二、培養和提高中小學教師信息素養的做法
? ? ? 在信息時代,要實現角色的順利轉換,必須提高教師信息素養,而信息素養的提高必然促成其角色的轉換。如何培養適合網絡教學,具備較高信息素養的中小學教師必須做好如下幾項工作:
? ? ? ? 1.加強中小學信息基礎設施和信息資源建設。目前,我國不少學校存在設備不足陳舊落后的情況,阻礙了新技術在教育領域應用的步伐。中小學校充足而配置合理的信息基礎設施以及適合中小學教學和學習的豐富的信息化課程資源,是實現信息技術教育快速發展的必需的物質基礎,是教師實現角色轉換必不可少的物質條件。
? ? ? 2.轉變教師的教育觀念。信息時代,教師要勝任現代教育教學工作,就必須強化信息觀念,深刻認識現代教育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重要地位及其應用的必要性和緊迫性;教師要緊跟科學技術發展的步伐,努力掌握和應用現代教育技術理論和教學方法,以提高自身素質,適應信息化教育的要求。
? ? ? 3.加強教師的信息意識和信息觀念。思想是行動的先導。要有效地培養教師的信息素養,首先要從改變傳統的思想觀念出發,培養教師的信息意識。培養教師對信息的敏感度,這是培養老師信息素養的前提條件。傳統的教育觀念,教師的素質結構中一直忽視甚至缺乏教師的信息素養這一項指標。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教育各級行政部門及教育工作者的意識尚未到位。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教師的角色發生轉變,許多教師一時不能適應現代教育教學的需要。不少教師對信息知識了解不夠,信息思維能力弱,信息的敏感度低,不能使用現代的教學手段,教學質量提高不快。所以教師要在工作及日常生活中處處強化信息意識,如在網絡上多閱讀、多利用計算機寫作、多在多媒體教室里上課等。
? ? ? 教師的信息素養是一個隨著信息化社會的發展而不斷增加新內涵的概念。因此,教師信息素養的培養也是不斷發展變化的,要隨著科技的發展而不斷調整培養教師信息素養的內容和方法。
? ? ? 興計劃課程即將結束,但學習永遠在路上,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一如既往,不斷努力,全面提高信息技術水平,更好的應用到教學實踐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