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色滿園關(guān)不住 | 暮春時節(jié),再說幾首春天的詩

早在冬末春初的時候,我曾依照二十四節(jié)氣里春天的節(jié)氣為序,整理過幾首關(guān)于春天的詩。但那時候的春天啊,畢竟不夠分明,幾乎沒有花開,也沒有草長鶯飛,我家院子里的雪幾乎都還沒有開始融化,用詩來說春天,更像是一個冬天關(guān)于春天的念想。

一眨眼,將近兩個月過去了。春天的腳步,已來的轟轟烈烈,春天的氣息,也幾乎鋪天蓋地,每個人都忍不住要拍幾朵自己遇見的花,要嘆兩聲春光明媚。這樣美的春天,我也忍不住要一再詠嘆,所以,再來幾首關(guān)于春天的詩吧。何況,因著節(jié)氣走,很多我們更熟悉的詩,會被遺漏的。

想再數(shù)點下春天,還因為一個關(guān)于春天的很古老的節(jié)日,兩天后的三月上巳日,也就是三月初三。

三月三,這個日子,實在是熟悉的緊,那是我的家鄉(xiāng)一年之中最盛大的日子,是一年一度的廟會。記憶里的那一天,整座城都是人山人海,擺攤的,賣貨的,雜耍的,就連城外的堤壩上,都有那種被冠以迷信之稱但現(xiàn)在想起來也算是傳統(tǒng)民俗的跳大神;記憶里的那一天,也總有暖洋洋的日光,照滿整座小院,我們就坐在屋檐下,卷好擇洗干凈的嫩嫩細(xì)細(xì)的小蔥,蘸著麻醬、 大醬甚至炒面糊糊吃,現(xiàn)在想想,那樣的吃法,實在豪放的很,可那就是春天的味道,清香辛辣的萬物萌生。

很多年后,當(dāng)我在大學(xué)的課堂上,讀到《詩經(jīng)》里的《鄭風(fēng)·溱洧》這首描寫青年男女在春天的溱水和洧水岸邊郊游并互表情意的詩時,聽到三月三便是這首詩里的三月上巳日時,頓時便有種時光穿越的感覺,并對故鄉(xiāng)選擇這一日為盛大廟會從而讓我與幾千年前的節(jié)日有關(guān)聯(lián)而感激不已。

關(guān)于這一個春天的節(jié)日,還有一段更有名的話語,那就是《論語》里的““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fēng)乎舞雩,詠而歸”,那實在是端莊樸素的論語里非常優(yōu)美飄逸的一段了,這也發(fā)生在三月上巳日。不過,如今讀到這一段,最心驚的是,三月,竟已是暮春。

何以有此嘆?無非是因為此刻寓居的東歐小城,這個春天的腳步,總比家鄉(xiāng)還有德國慢好幾拍,現(xiàn)在只不過草才微微綠了幾分,但德國的野韭菜早已漫山遍野,家鄉(xiāng)的梨花杏花也早開始了爭芳斗艷,難免便有杜審言筆下的“獨有宦游人,偏驚物候新”之嘆,只不過他是在春已滿江南時懷念中原的故鄉(xiāng),我卻剛好反過來,感嘆這里為什么春還不到。

其實,北方的家鄉(xiāng),真的已是暮春了呢。記得兩年前剛好趕了個三月三的日子在老家,當(dāng)時的溫度已是二十五加,我們便歡欣鼓舞的換了長裙短褲出門逛廟,還被繼續(xù)春捂秋凍的家鄉(xiāng)人一路側(cè)目。以此相推,原來真的已是春末了呀!但此時此刻,在這個春天的腳步剛剛來臨的小城,我還是繼續(xù)懷有一顆春之初的欣喜吧。

摘幾首春天的詩,只說春天該有的人、事、物和情,有些也曾在山川河流、日月星辰的古詩集中出現(xiàn)過,但那有什么關(guān)系,我們今天說的是春天。

《春曉》

【唐】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fēng)雨聲,花落知多少。

小朋友都會背的詩。不過,我始終覺得,這首詩最大的意義是:春天睡個大懶覺,是如此的理所當(dāng)然!

《詠柳》

【唐】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xì)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fēng)似剪刀。

賀知章老人家在《長安十二時辰》里被換了一幅面目,這可真好,要不然,我們熟悉的他只有“二月春風(fēng)似剪刀”里的說說柳葉與春風(fēng)的輕松或者“鄉(xiāng)音無改鬢毛衰”里的垂垂老翁形象了。

《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

【唐】杜甫

黃四娘家花滿蹊,

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時舞,

自在嬌鶯恰恰啼。

這只是杜甫寫春天詩歌的七首組詩中的一首,關(guān)于它們的解析,可以去看看新京報書評周刊最近發(fā)送的《杜甫春來也撒嬌》,評析的還是很有意思的。

《江南春絕句 》

【唐】杜牧

千里鶯啼綠映紅,

水村山郭酒旗風(fēng)。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樓臺煙雨中。

帶點市井風(fēng)味的江南春天。

《蘇溪亭》

【唐】戴叔倫

蘇溪亭上草漫漫,

誰倚東風(fēng)十二闌。

燕子不歸春事晚,

一汀煙雨杏花寒。

略帶惆悵的春天,戴叔倫的詩總是那么清新。

《蘭溪棹歌》

【唐】戴叔倫

涼月如眉掛柳灣,

越中山色鏡中看。

蘭溪三日桃花雨,

半夜鯉魚來上灘。

這首夜雨春,會不會讓你想起杜甫的《春夜喜雨》和蘇軾的“正是河豚欲上時”?

《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間四月芳菲盡,

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

不知轉(zhuǎn)入此中來。

這首詩真是給人安慰,如我們這里慢半拍的春天,恰可以在別處春已盡的時候,恰是春。不如,來我們這兒看春天吧!

《題都城南莊》

【唐】崔護(hù)

去年今日此門中,

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

桃花依舊笑春風(fēng)。

春天難免遇桃花。

《惠崇春江晚景》

【宋】蘇軾

竹外桃花三兩枝,

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時。

春天,真是啊,又有好看的,又有好吃的。我真的覺得,這首詩越打量,便越覺得這四句,句句都在說吃。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間,

鐘山只隔數(shù)重山。

春風(fēng)又綠江南岸,

明月何時照我還?

雖是思鄉(xiāng),但大家印象最深的,應(yīng)該還是那句春滿江南吧。

《絕句》

【宋】僧志南

古木陰中系短篷,

杖藜扶我過橋東。

沾衣欲濕杏花雨,

吹面不寒楊柳風(fēng)。

中學(xué)課本里被插播的兩句,從此便念念不忘了,春天是如此的舒服。

《春日》

【宋】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

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fēng)面,

萬紫千紅總是春。

這是春天的俗氣,也是春天的絢爛。

《游園不值》

【宋】葉紹翁

應(yīng)憐屐齒印蒼苔,

小扣柴扉久不開。

春色滿園關(guān)不住,

一枝紅杏出墻來。

這首小詩,其實寫的很好呢!

《和晉陵陸丞早春游望》

【唐】杜審言

獨有宦游人,偏驚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氣催黃鳥,晴光轉(zhuǎn)綠蘋。

忽聞歌古調(diào),歸思欲沾巾。

杜甫祖父的這首詩,是初唐近體詩的奠基之作。老杜一家的詩傳,真是一脈相承了!

《錢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

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

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

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

綠楊陰里白沙堤。

西子湖的春,真讓人向往。

《玉樓春》

【宋】宋祁

東城漸覺風(fēng)光好,

縠皺波紋迎客棹。

綠楊煙外曉寒輕,

紅杏枝頭春意鬧。

浮生長恨歡娛少,

肯愛千金輕一笑。

為君持酒勸斜陽,

且向花間留晚照。

宋祁因為這首詞,而被稱之為“紅杏尚書”。關(guān)于這首詩,記一則趣事吧。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中載:“張子野(張先)郎中以樂章擅名一時。宋子京(宋祁)尚書奇其才,先往見之,遣將命者,謂曰:‘尚書欲見“云破月來花弄影”郎中乎?’子野屏后呼曰:‘得非“紅杏枝頭春意鬧”尚書邪?’遂出,置酒盡歡。蓋二人所舉,皆其警策也。”

《國風(fēng)·鄭風(fēng)·溱洧》

溱與洧,方渙渙兮。

士與女,方秉蕑兮。

女曰“觀乎?”士曰“既且。”“且往觀乎!”

洧之外,洵訏且樂。

維士與女,伊其相謔,贈之以勺藥。

溱與洧,瀏其清矣。

士與女,殷其盈兮。

女曰“觀乎?”士曰“既且。”“且往觀乎!”

洧之外,洵訏且樂。

維士與女,伊其將謔,贈之以勺藥。

最后記上這首發(fā)生在春天的三月上巳日的詩經(jīng)里的詩吧,春天,對話,游玩,愛情,——這樣的春天,可真美啊!

備注:圖片全部搜集自網(wǎng)絡(luò)。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quán)歸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或內(nèi)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nèi)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