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下著雨,本來不想出去的。但是女兒非要出去買書,于是,盡管不太情愿,還是去了。
在書店,遇上女兒同學的媽媽,聊了很久。她每次見到我都說我家丫頭聽話,很乖。也許吧,自己的孩子自己感覺不出來,當別人說起來的時候,細細回味,女兒還真是挺懂事的。
她跟我說,她女兒放假之后,一直吵著要去臺灣旅游,而她不想去,再者說,工作性質也暫時不允許。她女兒就使勁折騰,又哭又鬧的。還說平時也是,光跟她吵架,一點兒事滿足不了她女兒的要求,就使性子,問我怎么辦。
我說,俯下身段跟孩子交流,言傳不如身教,慢慢開導,好好溝通,孩子還小,慢慢長大就好了,就懂事了。她說,但愿吧……
其實,家不是講理的地方。在最親的人面前,我們時常不講理。也只有在最親的人面前,我們才不講理。
女兒一去書店,就會在里面呆很久,那次我沒催她,娘倆在書店整整待了一天,暈乎乎的。正好在那里看書時看到一篇文章,對于女兒同學媽媽說的問題,忽然就有了答案。
嗯,文中所言極是。一個人如果對另一個人的感情很一般,就會很客氣,很有禮貌,很尊重對方跟你不同的東西,就有一種求同存異的傾向。而感情越好,求同的傾向就越強,想達到一個峰值,也就是最高點,想越來越接近全面求同。明知對方對自己有感情,感情越強烈就越不講理,苛刻甚至有點兒專制,這在愛情中表現得最明顯。
這種情況,當然也存在于母子之間。母親最愛孩子,但是,有些母子之間卻很難溝通,感情好反而不講理了。所以,情和理是矛盾的,強烈的感情,就是強烈地不講理,這是人性的一種缺陷。但是,人性的美好也在這不講理之中??此泼?,本就矛盾,細細捉摸,又不矛盾……
大千世界,存在即合理。任何人、任何事,都有值得我們學習和肯定的地方!如果我們學會欣賞,如果我們能夠換位思考,如果我們能夠真正地從心里去讀懂一個人,去理解一件事,那么,任何人,任何事,都不再是那么討厭,原來,這一切的一切,都曾是那么美好。
在看似無理取鬧的背后,原來是深深的依戀和深深的感情。弄明白了這點兒,于是,我們將不再抱怨;于是,我們用更理性的眼光,來欣賞他們;于是,我們的眼前豁然開朗;于是,我們的世界這般美好……
所以,請珍惜那個經常向你撒嬌的人;珍惜那個經常因你吃醋的人;珍惜那個經常無理取鬧的人。原來,TA最乎你。原來,TA最是愛你。原來,你是TA最親的人。
所以,不講理有時候也是一種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