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安有一個已經流傳百年的集市——灞橋集市。每周日有集,大致位置在灞橋鎮,靠近灞橋濕地公園北,三十四中東一片區域,沿灞河邊,灞河橋,鎮大街,包括原有的灞橋鎮集貿市場,形成一個偌大的集市。這里是距西安市區最近的農村貿易市場,于是在這個約定成俗的日子,四里八鄉的百姓都早早出門,趕著露水來到集市上,平時寬闊的街道在這個時候則被大大小小的攤位窩棚所占據了,只留下一條狹窄的小道供人通行。大致到上午十點左右,人們就像潮水一樣烏泱泱地從四面八方趕到這里,從集市這頭相互簇擁著晃悠到那頭,有時候可能什么也不買,逛得就是那個氣氛。當然,逛著逛著必然得吃一碗剛壓榨入鍋、飄著綠綠的韭菜碎、油旺旺紅通通、熱氣騰騰、香味撲鼻的蕎面饸饹,別提有多滋潤了!也可選擇辣子疙瘩,肉盒,還有河間驢肉火燒,光看排隊簇擁的吃客就可知一定美味十足了。尤其是春節前,集市就顯示格外熱鬧,洋溢著濃濃的年味。
你看站得頗有氣勢的雞們。新年的餐桌上雞肉魚肉往往是不能少的,與越來越傾向于在外面訂年夜飯吃的城里人不同,這里還是有一部分人堅持花大精力悉心準備一頓豐盛的家宴。為了一道完美的菜肴,食材自然越新鮮越好,所以這時來到集市上,挑一只體型好的雞,回家自己動手或者讓老板現殺,做出來味道一定是極好的。
羊也是集市上的常客。西北人愛好在冬天吃羊肉,在寒風呼嘯的日子里,坐在家中,燉一鍋清湯羊肉,臨出鍋時撒一把蔥花香菜,喝下去立刻感覺渾身暖洋洋的。煮好的羊肉再經過香料翻炒、醬油上色,便是一道紅燒羊肉,只聞著香氣都能吃下一大碗飯。鴿子和鵝要小眾一些,平時大都是去飯館點著吃,很少自己在家親手做,只有手藝精湛的“老廚房”才會細細挑選一只帶回去,在除夕晚上給家人端上一道誘人的菜肴。
還有這里也是狗和貓的交易場所,和城里的寵物市場不一樣,看到的大都是看家護院的柴狗,還有關中細狗。據說這種狗是攆兔子的能手,奔跑速度可達每小時70公里。臘月正月里,關中許多地方都要舉行細狗攆兔子比賽,這個時候也是細狗愛好者交流買賣細狗的好時節。最后是萌寵的貓咪,呆呆地儀態萬方,看上去頗有富貴相。
灞橋集市每周日就有一次,每次的花樣也不盡相同。也可以這樣認為,這里也是假冒偽劣價低質次小商品的集散地,老百姓沒有那么多的虛容心,不追求名牌,只要價格合適,看起來入眼就肯定,所以這里的買賣交易十分活躍,和城里高大尚門可羅雀的奢華專賣店鮮明對比。走近這里,就走進了生活的深處,感受的是歡騰的生活氣息,對,是最富有人情味的生活氣息。小商販的吆喝聲一浪高過一浪:來!廣西的柑庶一塊五一斤,一根十元,甜得很甜得很!快看海南的箥籮十元四個,走過錯過,好吃太太!摩肩接踵逛集的人知足的笑鬧聲此起彼伏,市井平民活色生香,好一幅灞橋世俗百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