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經意間的相遇,是旅行中最慰心的事。灞橋于我,就是這樣的。
那天的目的地是兵馬俑和華清池,和灞橋同樣古老的兩個地方。但它們卻比灞橋風光多了。同是紅塵歷史中的人事傳說,兵馬俑和華清池因著帝王之貴,雖亦經過了歲月的磨洗,但依然留下了清晰的痕跡。而灞橋呢?那些曾經在灞橋河畔折柳相送淚眼婆娑的凡塵中的男男女女,他們的離情,她們的愛情,都已隨歷史的風塵逝去,了然無痕了。灞河猶在,那橋呢?楊柳猶在風中依依,那折柳的人呢?
在去兵馬俑和華清池的公交車上,就在不經意間看到了灞橋兩個字。心中涌起一股他鄉遇故知的驚喜。雖然和灞橋從未謀面也無由謀面了,但是這兩個字實在是太熟悉和親切了。在中學的時候,就從李白的詞里知道了這個詞,從此,就沒有分開過。在李白的這首《憶秦娥》中,最喜歡“年年柳色,灞陵傷別”這八個字,年少時也沒有去想為什么喜歡這兩句,只是莫名地被感動著,每次讀都有一個從內心深處生起的離情。時光過了三十年,追想從前,想是這八個字里的綿長的離情正契合了當時少年那萌動卻無法言說的心事。現在看到了“灞橋”這兩個字,驚喜于自己離那個心中縈繞了幾十年的地方近在咫尺,如何能不感動呢?
但是,車過灞橋的時候,我沒有停留。突然之間來到的驚喜有點讓我不知所措,還是先去既定的兵馬俑和華清池吧,就讓這突來的感動沉淀一下。內心里有一種篤定,既是有緣,就一定會有一個難忘的相遇,但不是現在。
等我感受了秦始皇兵馬俑的雄渾和唐玄宗華清池的纏綿后再回到這里時,已是夕陽薄暮倦鳥歸林了。我知道如果再不下車就只能錯過了,于是當公交車上響起“灞橋到了”的時候,我下得車來,滿滿一車人,只我一個孤單地下了車,正如今天的灞橋。
下車的地方是灞橋鎮。往前走幾百米,就是古老的灞水了。灞水之“灞”,源自于當年的秦穆公的稱霸西戎。霸業已成的秦穆公豪情萬丈,覺得自己所在的山山水水都應該是獨霸一方的,于是將一條名為滋水的河流改名為灞水,并在橋上建橋。這時的灞橋還和離別無關,它只是秦穆公霸業的見證。
歷史如流水一樣常新。秦穆公的霸業只不過是灞橋之水的一點。從這個帝王開始,在灞水上到底建造了多少座橋,今天已不可能知道了。只是灞水之上,橋一直都在。今天灞橋遺址處的殘存橋墩,據考證是隋唐時期的。從這個時候起,灞橋就成為人們送別的“圣地”,這是因為灞橋地處長安城的東面,唐時設有驛站,并在灞橋附近的河兩岸筑長堤,植楊柳萬株。東行之人在此處于家人道別,楊柳依依飛絮彌漫,人們折柳相送以寄離情。兩千年來,灞河之水帶著人們灑下的離別之淚汩汩而流,日久天長,灞橋亦被人們稱為“情盡橋”、“斷腸橋”、“銷魂橋”。李白的“年年柳色,灞陵傷別”一語道盡個中心事。
今天的灞水之上有很多橋。我在下車的地方詢問一個小商店的老板灞橋所在地時,他臉上帶著不屑的笑告訴我,不遠處的河上的那些橋都叫灞橋,我知道沒法再問下去了,只得道謝離開。
當我站在那最大的一座橋上時,沒有行人,只有車流不斷。我知道這不是我要找的灞橋,但我想我已經來到了它的面前。向西方遠處看,灞河那并不洶涌的流水在夕陽下閃著微紅的光,河兩岸依舊如古詩里的楊柳依依。在橋的不遠處的一棵高大的柳樹下,有孩童在游泳戲水,充滿野趣的那種。那地方不是游泳場,那一幫游泳的玩童也沒有穿泳衣,如此甚好,滿是古意。沐著夕陽的余輝,這水,這柳,這人,都是樸素的,這是永恒的風景,只是沒有了那座橋。
在這座主要的橋的兩邊,還有兩座小橋,都是現代的那種很平常的樣子。這座橋的南面,現在是灞橋生態濕地公園。河的兩邊都有著大大的門樓招牌,昭示著這就是古來一直存在的灞橋所在地。
橋頭上有一個大大的石碑,上面的字跡模糊難辨,我仔細看了好久,好像是刻著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詩: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這是送朋友西行的詩,為何刻在這個東行送別之處呢?從這個石碑的形狀看,不是古代的。但從它那漶漫的字跡看,又有了不少的年代。真真是得其解。
流連之間,夕陽已沒。該和灞橋告別了,沒有人為我折柳,我也沒有離情。只是心安了一些,那從少年時代就有的情意如今可以有所安放了。
離去的路上,謅成四句,以志此日之行:寂寞灞橋柳,無語只依依;卅年不相見,一朝情不羈。
附:關于灞橋那些感動過我的詩
憶秦娥(李白)
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傷別。
樂游原上清秋節,咸陽古道音塵絕。音塵絕,西風殘照,漢家陵闕。
灞陵行送別(李白)
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上有無花之古樹,下有傷心之春草。我向秦人問路歧,云是王粲南登之古道。古道連綿走西京,紫闕落日浮云生。正當今夕斷腸處,黃鸝愁絕不忍聽。
少年游·參差煙樹灞陵橋(柳永)
參差煙樹灞陵橋,風物盡前朝。衰楊古柳,幾經攀折,憔悴楚宮腰。夕陽閑淡秋光老,離思滿蘅皋。一曲陽關,斷腸聲盡,獨自憑蘭橈。
天仙子·三月灞橋煙共雨(張孝祥)
三月灞橋煙共雨。拂拂依依飛到處。雪逑輕揚弄精神,撲不住。留不住。常系柔腸千萬縷。只恐舞風無定據。容易著人容易去。肯將心緒向才郎,待擬處。終須與。作個羅幃收拾取。
生查子(吳文英)
暮云千萬重,寒夢家鄉遠。愁見越溪娘,鏡里梅花面。醉情啼枕冰,往事分釵燕。三月灞陵橋,心翦東風亂。
秋夜(陸游)
燈欲殘時酒半消,斷碪疏雨共無憀。老來萬事渾非昔,惟有詩情似灞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