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退役后,曾是健力寶“四小天鵝”之一的隋東亮拿起教鞭,做北京國安的青訓工作。巴頓、杜明洋、朱朝慶等一批球員正是他培養的。要求近乎苛刻的他,在場上就是一位嚴師;生活中,“婆婆媽媽”的他又像是球員的家長。正經歷執教生涯“七年之癢”,他卻對一切都很享受。昨日,隋東亮的球隊開始征戰中超精英梯隊聯賽(U18年齡段)的比賽,他希望能有好成績,更希望球員能通過比賽快速成長。
隋東亮:高壓。球員表現再出色,也不能讓他們覺得滿足。必須讓他們保持饑餓感,直到成才的那一天。這幾年我也總結了一些東西,年輕隊員必須嚴格管理。這和我在八一隊的經歷有關。我那時每天早晨都要出操。我不只是運動員,還是個軍人。所以,我特別希望青年聯賽結束后,能把隊伍拉去軍訓一陣子。讓他們感受到什么叫團結,什么叫紀律嚴明,什么叫統一行動。
新京報:現在的青年隊與過去相比有區別嗎?
隋東亮:現在的年輕人好動好玩。外面的誘惑也很多,比如手機、iPad。我們那時候生活很簡單,哪怕給家里打電話一個星期也只能打一次,基本都是寫信。
隋東亮:每個階段我都要求大家寫總結。教練組要寫比賽總結,每個隊員也要寫一份總結。每個人的總結我都會給一個評估。我認為多動動筆桿子是好事。如果球員都不了解自己,哪能了解對手呢?
隋東亮:我比較適應他們。我需要了解他們玩的東西,比如現在都在玩的王者榮耀。我對網絡游戲比較反感,但他們真的著迷。我們怕球員晚上休息不好,會收掉手機,但他們還會偷偷留一部,有的是在網點校懶散慣了。足協給精英隊球員發了高科技背心,可以監測跑動距離、路線及心率變化等,也能監測他們的休息質量。現在情況好多了。
新京報:有一種說法是,現在的球員不如過去的出色了,你認同嗎?
隋東亮:現代足球節奏越來越快,技戰術也越來越豐富。這就要求球員要擁有更加全面的技術、更快的速度和更好的身體。以前都是死的,打法很單一,球員的特點也很單一。
隋東亮:這也要看個人。第一,吃苦很重要,第二就是熱愛。比如我做教練,就是因為喜歡。看球員們一天天進步,直到像巴頓、朱朝慶、杜明洋這些小孩踢出來,我就很驕傲,覺得這幾年沒白培養。
新京報:你們“四小天鵝”(李金羽、李鐵、隋東亮、張效瑞)在巴西時印象深刻的事還記得嗎?
隋東亮:當時我和李金羽住一個屋。廚師走了,領隊帶我們買菜。一到吃魚就輪到我們屋值日,我們要洗魚、掏腸子。當時住在一個莊園里,每次倒垃圾時前面要有人打草,因為里面有蜥蜴、蛇。
朱(廣滬)指導帶著我們全巴西比賽,經常坐三四十個小時的大巴。但可以和智利、烏拉圭、巴拉圭的青年隊比賽。雖然離家那么遠,但也是一種磨煉。現在想想,特有意思。
隋東亮:有可能。我們那時候比較閉塞,現在的年輕人可以去各個國家留洋。球員選才面也更廣泛了。我們那時是公派的,現在是個人選擇。他們可以到各個俱樂部,當然面對的競爭也比我們要激烈得多。
新京報:你觀察國外的青訓,有什么新感受?
隋東亮:前一段時間巴西圣保羅青年隊來了,感覺南美球隊越來越向歐洲球隊發展了,要求整體性,但個人技術依然很棒。我之前去葡萄牙,他們的青訓系統很完整,有自己的特色。所以說,我們在學習之后也要依照國情發展。還有,就是他們踢球很快樂,足球氛圍很好。我們相比還是差一些。
隋東亮:國外聯賽,球員十七八歲就打上主力了,他們不看年齡,只看能力。隊員也不能老把自己當小孩。黃博文、閆相闖當時很小就被拉到一隊一起練,這對他們的水平和信心有很大提高。即便當時能力有欠缺,又可以回到梯隊,再通過努力回到一隊,這都是一種鍛煉。
新京報:現在眾多資本涌入足球,怎么才能留住人才?
隋東亮:要分兩面看。有的俱樂部有經濟實力能夠吸引人才,有的俱樂部就要建立良好的青訓體系培養人才。但我覺得,市場要更規范一點,需要保護球員,保護俱樂部的利益。一些經紀人的不規范運作也造成了不太好的影響,有的球員沒達到一定的高度,就要求轉會,要轉會費,我覺得這是不對的。
隋東亮:一是俱樂部開始重視青訓。我們搬到了順義基地,這里交通更便捷,球員父母來看比賽能更方便一點。吃、住、行,越來越規范和系統了。二是02-03梯隊能上學了,這是更積極的一面,教育和競技兩手抓,家長也不擔心了。
最近,俱樂部還將北京校園足球市場打開了,能吸引更多的好球員。今年感受特別深的還有,年輕教練加入進來,整個教練團隊更為整齊和豐富。
新京報:從事青訓工作這么多年,有沒有感觸比較深的時候?
隋東亮:經常在外面,很少顧家,好在愛人和父母都很支持。家庭穩定,工作就沒有后顧之憂。今年上半年我們參加全國U19比賽拿到第3名,雖然不是冠亞軍,但我知道這幫孩子不容易,他們通過努力最終有所收獲。看到他們高興,我也很欣慰。
新京報:面對外界的“誘惑”你是如何處理的?
隋東亮:有請我執教的,但我始終覺得資歷不夠,還需要不斷學習。起碼要形成一套自己的東西,到了一線隊,就會容易一些。相對于成年隊,孩子更不容易管理。現在的工作做好了,以后才可以水到渠成。世界范圍內都是這樣,青年教練成長到40歲左右才開始執教一線隊。
隋東亮:接下來看領導怎么安排了。希望明年能有點突破,U19的比賽或者精英隊的聯賽,名次要往上走。
新京報:現在這支隊伍中有沒有像巴頓、杜明洋這樣的隊員?
隋東亮:有幾個孩子還不錯,比如張博凌、練棟偉。門將郭翰儒,現在就1米92了,身體條件特別好。希望他們能臥薪嘗膽,好好在這兒訓練。
新京報:你在球隊中扮演著什么樣的角色?
隋東亮:球場上就是嚴師,生活上就像老大哥一樣。他們其實跟自己的孩子一樣。最近天氣轉涼,可能不注意就感冒了,我們就要跟在后面提醒。他們在家里嫌父母嘮叨,在這里嫌我們嘮叨。我說,等我什么時候不說了,你就差不多(成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