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進化生物學角度來講,人不過是動物的一員,而不是萬物之靈。
當我們每天都習慣于利用自己的意志力去對抗人性之時。
你就會發現,系統的崩潰與不持久,往往就是常態。
“萬物之靈”實在是過譽之詞。
當你把無法堅持,無法成功定義為自我失敗的時候。
其實更有可能是你把自己定位為“全知與萬能”,
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你做不到的,如果有做不到的,不過是因為我沒時間做。
我想,這也是教育的誤區。
就是認為人可以控制所有的東西--包括人性
認為成功與失敗的人,只是相差在他們的控制力與堅持力。
多數人都在講堅持造就成功,
卻沒有人去真正去認識人性,通過理解人性,
去摸索自我的大腦使用方法,揚長避短,
從而提高除時間投入外更為重要的參數--效率。
在現在的環境條件下,人能活到80-90歲,生活質量便只能夠勉強維持。
而相較于大腦的存在時日,人的壽命是被碾壓級別的渺小。
用“堅持21天”去對抗存在600萬年的大腦人性。
誰是大哥、誰是小弟,不己經一眼明了,
誰臣服于誰,不己經明擺在那里了嗎?
從一個人的話語里面,對人性的尊重敬畏程度,
便己經足以區分事實與雞湯。
回想,從有意識起至今的失敗經歷,大多數人是因為把自我與人性之間的關系搞錯了。
低水平的努力,大都是因為不尊重人性所引起的。
多了解人性的來源,或許可以解決很多失去自然選擇下的人類的再進化難題。
我們身上就可以召喚出600萬年前的自己。
思考一下,你與人噪得面紅耳赤的瞬間。你的憤怒值,
你血液中的腎上腺素造成的心跳加速的感覺。
你有多憤怒,600萬年前的祖先的生活有多痛苦。
因為,沒有憤怒與戾氣,就可能無法對抗外來的入侵。
當你責怪自己正在身上囤積的脂肪,而偏偏要用意志力去對抗甜食的誘惑。
你就知道,祖先們的生活有多艱難,不能轉化成脂肪的智人,
都己經被自然逃汰。
直到如今,稀缺的東西仍然被珍愛,傳家之寶,名貴的收藏。
本質還是祖先的愿望,希望囤積盡量多的東西,保留更多的價值以備不時之需。
懶惰并不是人類最本質的動機,而是本來隨著光照時間的不同,
人身體內的褪黑素調節,讓我們產生的節律。
而人造的生命節奏是24小時,而我們每個人的生物鐘都是不同的。
懶惰,并不是我們本身的缺點,而是每一個人要在原始叢林里面活下來,
必需要足夠的精力并吻合光照去進行狩獵。
過去的生肉為主的飲食,使人們必需要付出更多時間去進行消化吸收。
所以,停下來進行休息,需要受限的活動范圍與較多的睡眼保證精力,
以便在變化的環境中,作為最冷靜與快速的反應。
而這種特質放在現代社會的工業鐘當中,卻區分也懶惰與勤奮。
其實,本質的人性都是懶惰,因為這種策略往往吻合生存的概率。
“萬物之靈”其實是一個拋開了“人本動物”的假設。
里面也充滿了”完美主義“的假想。
正因為少了可以克制人類的天敵,我們便下意識地認為自己主宰了一切。
在地球為王的命題,并不等于人是完美的假設。
從進化角度講,我們經歷過三次大的革命。
”認知革命“讓我們可以產生出更大的腦袋、共同的語言、讓我們與猿人分離。
成為群居、游歷而生的獵人。
”農業革命“讓我們定居下來,第一次不需要為明天的食物所擔憂,繼而分文明的發端提供了基礎。
”工業革命“讓我們開始進入生產力與物質過剩的社會,生產力得到極大的解放。
但是一切結束了嗎?
繼承在原始社會的大腦本身的穩定遺傳性狀在人類社會越發越格格不入。
在未來,改造我們的自身,去彌補大腦的BUG,將會是人類的下一次進化的入口。
基因測序、人工智能、機器學習、人造器官、靶向藥物、CRISPER技術。
我們正在一步步獲得未來的啟動的鑰匙,盡管他看起來不完美。
但是,在可以遇見的未來,
我們與人性的關系,都是亦敵亦友。
我們無法消彌人性,因為這是生而為人的烙印,是祖輩我們身上的記憶。
那么,在幾十年的范疇里面,我們大概只能見證這場革命的開端,
而無法在遠期分享這場盛宴當中的成果。
所以,我們依然需要不停地去用各種補丁去修復彌補人性當中的不足。
比如,理性,懶惰,貪婪,欺騙,食欲、色欲.......
所以,為什么需要學習,正因為我們需要更多的元知識,還有基于對自身不足的了解去進行”最佳的決策“
比如,你知道了食欲是本性,你就需要臣服于它,在必要時需要讓道人性,而不是死撐下去。
但是,同時你也要不停地反思,是什么情景觸發起你的食欲,是圖片,是人,還是網絡?
與其強行克服人性,不如避免人性觸發器起效,才更有效率。
而此同時,再通過不停地進行刻意訓練,將意識寫入自主心智,養成習慣,
那么對于食欲的控制自然就會水到渠成。
做事,為何應該更加期待失敗,并且在開始前盡量思考為什么會失敗。
原因就是,不停地利用MECE法則去窮舉那些讓你理性臣服人性的瞬間與情景,
再想出策略去應對避免它。再通過訓練去鞏固認知。
而很多人,往往在失敗時候,就將其等價為自己失敗,不去思想人性本質。
當去進行計劃,就全力抬高,不敬畏考慮人性對你的行動作出的考驗。
每當寫下來就堅持21天,100天,365天。其實,都是沒有敬畏過人性的完美主義。
我們還處于下一次革命的前夕。
人性對于我們來講,還是需要臣服而不是克服的對象。
所以,在你做任何決策與行動前,請先記住敬畏人性,
而不是你身上的”萬物之靈“情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