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有多遠

? 昨天說起來是個特殊的日子,但身邊的人卻少有提及,于是顯的與平常的日子并無兩樣,倒是工作之余大家在偶然的閑談中,一個熟悉的名字跳了出來:魯迅。

一個頭發直立、胡子渣渣的形象立刻從腦子里竄了出來,他經常沒事時就吸香煙站著發呆。小時因為這老頭可沒少受過苦,一篇文章寫那么長,硬是整天都沒背誦出來,結果時常被老師留校餓肚子了,當時就想:嘿!老頭我記住你了,等長大了瞧??這便是第一次接觸他所有的記憶。

現在看來這愛恨是如此的簡單直率,要是魯迅先生知道了肯定得說:“我可沒讓你背誦文章,招惹你們這幫小屁孩,我還受悶氣呢。”不論怎樣這"梁子"算是結下了,等到真正了解一些情況后,才知他早已經是離開我們多年了,后來每次想起就忍不住笑自己的童真無知,時光荏苒、而幾十年前的昨天正是他離開的日子。

從小就知道魯迅先生有一個快樂的童年,既便是一個人也可以有滋味地玩耍,你仔細聽那百草園里故事是何等豐富多彩,假如時光能夠穿梭倒流,我多么希望去和您一起體驗、分享,也就可以發現生活是怎樣將您蘊育,時間前進中帶著無數的變化,轉眼間從翩翩少年,變成橫眉冷對千夫指的革命戰士,沒有人知道您中途經歷了什么?當我開始從《少年閏土》的趣事開始回憶,穿著短褲在田梗上奔跑;搶拿著板凳去看《社戲》,回來時到田地里偷瓜;有一天我遠走他鄉,還來不及懷念《故鄉》,而后的一聲《吶喊》就響徹了中華大地,從而認識了祥林嫂、阿Q、孔乙己??被他們的故事所吸引著。

有人說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間的距離很短,不過百步輕松到達,但我認為這是一個漫長的旅途,百草園只能算是您兒時的休閑所,而三味書屋才是最終所追求長久信仰,它包含著用文字喚醒沉睡中人們的決心,希望舊社會日漸麻木的狀態能進行自我覺醒的勇氣,起始之初何等艱難,無數人共同努,才終有所成,而這恰恰是伴隨著您整整一生。

偶爾回想起學生時代的一些囚事,談到印象深刻就要屬在課桌上刻"早"字,跟著魯迅先生,也算是前赴后繼,并且確實在一段時間內激勵著我們,隨之慢慢讀的多了,就開始著迷于:好似趙家的狗今天多看了我兩眼,并很快演變成為課室里戲鬧的流行語。

現在對許多課文中內容已日漸模糊,而其中人物依舊清晰,想起活潑開朗的少年閏土,再回頭看年邁的閏土,就忍不住傷感;落地的秀才因掏不起酒錢,被人起哄戲弄;堅強祥林嫂卻仍舊難逃厄運?如此種種令人同情、嘆息。

細數品來、有時生活又何嘗不是如此,一個轉身的時間大半輩子就過去了,再回首恐怕難免有孔乙己的落寞,不是想去責怪些什么了,村頭看戲的時代遠離,捕魚撈蝦已經成為記憶,現在生活也已經更好,而有時卻隱忍不住想盡情吶喊,今天你我所有的不幸運,定是被那趙家的狗多看了兩眼吧。

離開學校已經是好久沒有閱讀了,一直堅信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于是每到有文人氣息的地方游覽,就拼命地和惟妙惟肖的雕塑合影,好似如此就可以提高自己的知識而孜孜不倦,于是魯迅先生的石像就成為我時常炫耀的資本,希望他不要怪罪才好。

時間讓一切得嘗所愿,藥終于是買到了,閨土在不知不覺間老去,孔乙己也幸幸離開了,只聽到祥林嫂被趙家的狗驚嚇出了叫罵聲??魯迅先生此恐要真正遠離了,他已悄然無聲地離開課堂,我們再也聽不到人們對孔乙己的笑聲,看不到阿Q傻傻的樣子。

藥吃完了、大病初愈,只留下百草園小動物們的竊竊私語,此刻多么想留下一張童年時的回憶,讓畫面定格奔跑的青春里。就在不遠處,看閨土那紅潤微胖的臉龐、正專注地看著河水,一條魚從兩個孩子的腳下游過,魯迅立即撲了下去,結果魚溜跑了、兩人打濕了衣裳,只剩下無盡的歡笑聲。

沒見過魯迅本人,也不知道他生活中最真實的樣子,往往聽人介紹卻仍是記不住。后來讀的文多了,反而兒時的記憶卻越發深刻。只見他站立在書桌前,右手指間夾著香煙,左手落握在心胸口,容顏里帶著疲憊,許是一夜未眠,聳立的頭發和濃密的胡須間,一雙眼睛堅定望著前方,呼吸已平順而自然,手中的煙早以燒到盡頭,卻失毫沒有察覺,仍只是默默地看著,好似不遠處有中國的未來,不久他嘴角露出了微笑。

? ? ? ? ? ? ? ? ? ? ? ? ? ? ? ? ? ?

圖片發自簡書App

? ? ? ? ? ? ? ? ? ? ? ? ? ? ? ? ? ? ? 懷念魯迅先生有感

? ? ? ? ? ? ? ? ? ? ? ? ? ? ? ? ? ? ? ? ? 2016年10月20日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