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有人問我到底是緣分還是緣份?我想了半天,竟然一時間拿不出確切的答案。我們都有這樣的經驗,最常見的往往最容易忽視。你不問我還好,可能并不會寫錯,但要真當成一個問題正兒八經地來問,反而就不知道怎么寫了。
什么原因呢?因為不了解它的發生、發展和演變。文字的應用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我們今天是這么個說法,可能到我們的孩子那一輩就又變了,但是歸根結底,還是習慣問題,用的人多了就會變成約定俗成。分/份也有這樣的意思在里面。
辨析
在漢語中,最開始的時候,只有分,讀音為fēn,從字源分析,從八(分別相背之形),從刀(分開、分割)。分的引申義項眾多,后來為了便于區分,分字出現了分化,部分義項另立門戶,變成了fèn,但是很無奈,還是多,所以分fèn又出現了分化,部分義項加單人旁變成了份。
也就是說,我們今天要辨析的分和份,它們的讀音是fèn,而應該用fēn的地方全部用分,不應該用份。
了解了字詞的發展演變,也許可以加深我們的印象。
-
分 fèn
- 成分:水分| 鹽分| 養分。
- 人在社會中的地位以及相應的職責、權利等的限度:本分| 過分| 恰如其分| 分內| 分外| 非分之想。
- 表示情誼、機緣、資質等因素:看在老朋友的分上| 情分| 緣分| 天分。
緣分就屬于分的第三種含義
-
份 fèn
- 整體里的一部分:股份| 等份| 份額| 份錢。
- 量詞,用于搭配成組的東西:一份飯| 一份禮物| 把蛋糕分成三份。
- 量詞,用于報刊、文件等:一份報紙| 合同一式兩份。
- 用在“省、縣、年、月”的后面,用于表示劃分的單位:省份| 年份。
- 表示程度:話都說到這份上了。
注意和前面“看在老朋友的分上”的意思區別
小故事延伸
根據這兩者的辨析,有人就會提出疑問,為什么身份證被稱為身份證,而不是身分證呢?根據辨析,身份證的意思應該是:人在社會中的地位以及相應的職責、權利等的限度
。這大概要算歷史問題。1949年的時候,香港人開始使用身份證,可能受香港影響,1984年內地頒發的也是身份證,沿用至今。
對于這個,一直有爭議,很多人認為按學理應用“身分”才對,但把身份證改成身分證絕非一件簡單的事,幾十年過去了,身份證已經深入人心,你就告訴我身分證這個寫法,是不是看著很怪。好吧,那只能將錯就錯了。
工具書也逐漸傾向于身份,比如《辭海》,沒有收錄身分一詞。而《現代漢語詞典》則在身分詞義后面簡單地加了一條:同身份。
這也證明了,漢字應用會側重于習慣用法。說句玩笑話,你錯我錯大家錯,也許就變成對的了。
文末彩蛋
到底是緣分還是緣份?評論區前五,各賞6貝。
注:本文參考資料《辭海》、《現代漢語詞典》、《咬文嚼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