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
? ? ?你有著顛沛的年少。那些顛沛的年少時光里,陪伴你的大概只有章臺的笙歌與昆曲的細碎悠長罷。你據唐朝韓翊《章臺柳》:“章臺柳,章臺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縱使長條似舊垂,也應攀折他人手”詩意,哀嘆章臺命運的凄涼和對自己的不公,改姓柳,因讀辛棄疾《賀新郎》中:“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取《金剛經》首句“如是我聞”,故改名如是,號河東君。于是你字如是,柳如是。
? ? 秦淮河岸,亭臺樓閣交映著河船畫舫的斑駁燭影,昆曲蘇韻流唱著吳儂軟語的細膩婉轉,有夜夜笙歌。才華如你,通音律,擅歌賦,詠寒柳,喜墨梅,分韻作詩,頃刻而就。柔婉如你,綾羅錦緞,你偏愛素衣一襲,絹扇輕搖,一顰一笑,仿若一詩一畫。
? ? ?“我涂壯氣滿天下,雄才大略為愁集。”你的才情和豪氣讓不羈文人甘心流連于煙花柳巷。“待約個梅魂,黃昏約旦,與伊深憐低語。”偶爾流露出的細膩婉轉也會讓煙花過客情動不已。
莫道無歸處,點點香魂清夢里
? ? 你遇上了陳子龍,陳被認作為是晚明最重要的詩人和詞人,‘’文學殿軍‘’。他有江湖俠士的豪情、風流文人的儒雅、愛國志士的抱負,以匡時救世濟民為人生的最高追求,以文章氣節相砥礪。于是,美人俠客桃花行。
? ? 很久之后,你午夜夢回,想起斯時情形,也許會有相似的感覺,但那個時候,你是快樂的,在他鼓勵的笑眼中,暢飲手中之酒,你的恣肆,源自于知道自己正在被寵溺。
? ?但是陳子龍卻迫于宗法禮儀的束縛、家國天下的責任重擔,很快就退卻了。
? ? ‘’夢中本是傷心路,芙蓉淚,櫻桃語,滿簾花片,都受人心誤。遮莫今宵風雨話,要他來,來得么!”
? ? ? ?—— ? 《江城子·憶夢》柳如是
? ? ‘’ 來得么?‘’這最后一問如越劇里的一句悠長的道白,歡喜瞬時明滅,你無法欺騙自己。
? ? ? ?‘’人去也,人去夢偏多。憶昔見時多不語,而今偷悔更生疏。夢里自歡娛。‘’
? ? ?‘’安排無限銷魂事。砑紅箋,青綾被。留他無計,去便隨他去。算來還有許多時,人近也,愁回處。‘’
? ? ? ? ‘’別時余香在君袖、香若有情尚依舊‘’‘
? ? ? ? ‘’但令君心惜故人、綺窗何必常相守‘’
? ? ? ? —— 我可以想象你離別時的哀婉與無法排遣的痛,在寫下那些詩的情景,肯定是午夜忽啼夢闌干,說盡心中無限事吧。
? ? 你的愛與戀,此刻竟然無處安放。本以為,他就是你的一世一生一雙人。只可惜,到頭來,奈何情深,向來緣淺。
? ? 而多年后陳子龍力戰清軍,人與國同在,詩與國共亡,思及負愧于你的深情往事,亦賦有傷心詞:
? ? 一簾病枕五更鐘。曉云空,卷殘紅。無情春色,去矣幾時逢。添我千行清淚也,留不住,苦匆匆。楚宮吳苑草茸茸。戀芳叢,繞游蜂。料得來年,相見畫屏中。人自傷心花自笑,憑燕子,舞東風。
? ?——陳子龍:《江城子?病起春盡》
? ?既然愛已成往事,思及往事已惘然,無奈任其消散于風中。
最是西冷寒食路,桃花得氣美人中
? ?又是幾遭的漂泊與羈絆。岳武穆祠,你化身“柳儒士”,在祠堂前的絹板上提筆寫下“當年公館連胡騎,此夜蒼茫接戍樓。海內如今傳戰斗,田橫墓下亦堪愁。”眾人紛紛側目,誰又料這樣一份霸氣與豪邁出自一位女子。你在這里遇到了那個最終與你相守一生的人——“東林才子”錢謙益。你們有同樣的志趣同樣的抱負。縱然你們兩人間橫亙著幾十年的時光。但從此“予君一紅豆,白發也相守。”
? ? 彼時錢遭人構陷鋃鐺入獄罷歸鄉野,落魄不已。所以你貪圖的并不是錢的高官厚祿、富貴尊榮,而是看重他的人品才華。
? ? 桃花紛飛的西子湖畔,你們攜手相約,踏雪尋梅,寒舟垂釣,月下吟詩,把酒為歡。這雙布滿歲月斑駁印記的手掌,雖然不似陳子龍的堅毅修長,但卻格外的溫厚心安。手心傳來的溫度讓你玲瓏的心脈分外溫暖。‘’最是西冷寒食路,桃花得氣美人中‘’,而你,‘’桃花人面相映紅‘’,也給了落魄中的錢謙益莫大慰籍……
? ? 聰明的你創意如斯:錢牧齋生日,你沒法送鉆石瑪瑙,只送一顆“此物最相思”的紅豆,把錢感動得不行;然后又請人在地上挖一個壽字,種上麥子,秋天一來,長出一個金黃色的壽字,把錢感動得差點從樓上掉下來……你就是要將人生這樣優雅地、細水長流地消磨掉。
? ? 當山河破滅,兵臨城下時,你勸錢謙益與你一起投水殉國,“遙憐處處烽煙,長嘯無心閣自憑。”錢謙益思忖半天說:‘’水冷,不能‘’。你縱身跳進荷池塘,后被救起。晚明滅亡,一干士人投降,在他們被清軍押送北上表誠心時,你一身朱袍送行,意味不忘明朝,一意殉國,好在清兵不識朱(紅色)明含義,把你轟走。
? ?錢謙益降清,去北京任職。你誓死不去。后錢受誣陷,入獄,你腆著大肚子北上逐家呼告,去解救他,上書哪怕甚至愿意替他頂死刑。湯顯祖曾在《牡丹亭》的題記里,如此描述他所想象與理解的愛情,“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與死,死而不可復生者,皆非情之至也”。你可謂深情之至矣。
? ? 解救歸來后,你與他選擇了歸隱田園。隱居在紅豆山莊,寧愿再不過問世間世事,一屋一樹,相守余生。
? ? 飄零了一生,當所有愛的人都隨著山河破滅消逝在歷史的長河之中,你的愛與恨再也無所依傍。 ‘’我死后,懸棺而葬,不再沾滿清治下的土地。什么時侯漢家光復了,再歸入這一抔黃土之中。”當最后一個字從嘴邊溢出,你素衣翩躚,安然起身,將這三尺白綾拋向屋梁之上。畫面中你的背影瀟灑、決然、而又孤寂……
? ?你的背影在時光中漸漸隱去,隱去在秦淮河的燈光槳影里,隱去在江南青石巷口的煙雨迷離里……
? ?飛舉翩然花底媚,一曬任由橫波斜。
? ?此去柳花皆如夢,美人無淚是歸鴻……
?后記——
? ? 幾百年后,你受到近代國學大師王國維、當代史學大師陳寅恪、著名作家郁達夫等大師級學者作家的贊譽。
? ? 當王國維讀過你的詩集《湖上草》后,當即題道:“幅巾道服自權奇,兄弟相呼竟不疑。莫怪女兒太唐突,薊門朝士幾須眉?”在大師看來,在國破家亡危難時刻,那些在屈膝變節的士大夫們,在氣節和操守方面是遠不如你的。
? ? 陳寅恪先生把你譽為“女俠名姝”“文宗國士”,認為你雖是“婉孌倚門之少女,綢繆鼓瑟之小婦”,其事跡卻令人“感泣不能自己”。但在男人主宰一切的封建社會里,你沒得到公正的待遇和評價,甚至“為當時迂腐者所深詆,為后世輕薄者歲厚誣”,而對你的傳聞和記載,也 “簡略錯誤”“多非事實”。有感于此,這位大師在八十歲高齡且雙目失明的情況下,“鉤索沉隱”“延歷數歲”,寫成洋洋80萬字的考證專著《柳如是別傳》。開創嚴肅學者為娼妓考證作傳的先例,足以見他的看重。在歷代眾多名妓才女中獲此殊榮者,僅柳如是一人也!
? ? 亦正如黃裳所說:“三百年來,一切大小文士只要碰到與她有些牽連的事物,無不賦詩撰文,感慨一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