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自媒體 內容創業 創業
2016年似乎是個特殊的年份,新媒體行業層出不窮,傳統媒體也不放棄這一塊大蛋糕,一窩蜂的進入網絡創業這個行業,搶占先機。這個時候,每個人似乎都在創業,每個人似乎都是產品經理,如果后代的歷史學家來看待這個時間段,估摸來個抽絲剝繭。
自從馬云爸爸的產品——淘寶,歷史性的開闊了互聯網這個平臺,其后的衍生品猶如滔滔江水般一發不可收拾。 如果說2015是app的時代,那么2016年無異于內容創業的時代。
內容創業? 什么鬼,別來那么多花架子,那還不是創業,只是它的定語為內容,內容又有哪些?
按照形式來分:視頻,文字,語音。他們的分別為以papi醬為代表的搞笑短視頻方式,以邏輯思維,同道大叔,咪蒙為代表的文字方式,以吳曉波等為代表的語音形式,相應在微博,微信,喜馬拉雅fm等平臺上肆虐。
當然,這都是成功的案例,他們都抓住了先機,以一定的才華,相應的操作能力,獨特的風格,在這個特殊的時代,掌握了先機,賺的盆滿缽滿。但凡有人賺錢,那么有人就不賺錢,賺錢的風風光光,高高興興,不賺錢的跟著賺錢的身后,看看還有沒有空間可剩。如同非洲大草原上,獅子直接捕捉獵物,吃干抹盡以后,鬣狗拾取剩下的。
這些后面涌入的創業者在這樣的條件下使得這個行業的人都被稱為自媒體,也不知道哪個機構破天荒的稱呼,竟然使得這個詞成為2016年的熱點名詞。
我們把時間的齒輪向前推,那個時候還沒有自媒體,內容創業這些名詞,如同從0到1階段,這個1還遲遲沒有到來, 早年的“內容創業者”更多的是作為一種手藝人而存在著。當時,傳統媒體仍然占據穩坐江山,電視,報紙,雜志依然欣欣向榮。忽如一夜春風來,國內的網絡突然通過一個“奇點”,實現了從0到1的過程,后面的無窮大也如同大爆炸般,洶涌到來。
到底是什么時候的呢?誰也說不清楚,是喬布斯這個老頭手機觸摸的發明?使得網絡這種媒介離我們更近,觸手可得?
一部分手藝人看到了這個機會, 擺脫傳統媒體的桎梏,開始自立門戶。我深有感觸的是羅胖——邏輯思維。我姐是邏輯思維的粉絲,曾有一度,短短幾天時間,她買了羅胖家1000多元的書籍。1000多元買書不算貴,但以她二三線小城市的普通職工,僅僅買羅胖家的書而言,并不劃算。
在房地產領域有四種策劃模式,概念策劃模式,賣點群策劃模式,等值模式,增值模式,無疑,這種書籍實際價值遠遠小于其實際價格,屬于典型的增值模式,也就是債權所說的溢價發行。
我想了想溢價的原因,大概以下幾種:
1, 獨一無二。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早把蟹黃給吃了,剩下的是準備吃殼?就算是優質的內容,之后的出路不是收為己用,不然直接玩完。
2, 有趣。羅胖身后的智囊團挑選的內容的確比較有趣,相對于吃瓜群眾的個人智慧,精力,時間,沒有更多的時間去面臨工作后生活的無盡的枯燥感,而邏輯思維相當于把飯消化了以后,直接變成葡萄糖給你注射,讓你吸收,這降低你的學習成本,短時間的邊際效應很大,人的滿足感很強。
3,所謂階層。羅胖的宣傳他的客戶群體是中產階級,在中國怎樣的水平為中產階級我不清楚,但是很多人買書都是奔著中產階級的口號來著,好像買了書工作不努力就能體驗中產階級的生活是的。
羅胖自身為資深的媒體人,他有相應的素質,有相應的素質。他結合自身的特點,發現了商機,離開傳統媒體。同時他打著知識的口號,明白一定的傳播,商業邏輯。除此之外,羅胖多次強調自己只是一個生意人,他賣書,他賣知識,他賣鐵桿粉絲號,他站著賺錢。蘿卜青菜,各有所愛,投其所好而已。
papi醬火的很奇怪,但在意料之中,情理之外。
她以短視頻輸入為形式,自詡為聚美貌與才華為一身的女子,的確,我在周圍人的推薦之后也看了她的視頻,然后關注,鑒于微信平臺第一時間發送,直接關注,每周也就只點開她的推薦。
內容創業中要求內容長期高質量的輸出,一個團隊總會黔驢技窮,他們的團隊比較聰明,出現了一個papitube的存在,這樣保證了內容輸出源源不斷,且不會降低內容質量,影響口碑。
上面的內容都只談到內容創業的部分,而從某方面看,他們都是在網絡環境開放了以后出來自立門戶,以高質量的內容,獨一無二的人格魅力,長期不斷的內容輸出,一定的營銷能力,流量帶來的利潤養活他們,成為了一顆冉冉升起的星星,紅的發紫。
前面我說了,不管這是在網絡環境下,還是在傳統的商業環境下,但凡你在創業的前綴下加上什么修飾詞,他的本質還是創業,怎么也離不開市場化操作。只有在所有的創業大軍中披襟斬擊的突破重重關卡,才不至于餓死。
總結一下前面自媒體條件下內容創業的以下幾點要求:
1,獨一無二
2,長期的高質量輸出
3,相應的營銷能力
4,變現能力
市場上有一個很常見的情況:哪行賺錢做哪行。記得我剛讀書的時候金融是熱門,那意味著以后工作基本上不用愁,還是別人家孩子的那一種。后來寫作的門檻降低,起點上紅了很多寫手,一些懷抱著夢想,希冀以文字養活自己的人毅然踏入了這個行業,結果,無非是摔的稀哩啪啦。
上帝很公平的,在創造人類的時候就有著能量守恒的原則,它只能滿足一部分人的需求,好心的說是你還有機會,這是它在磨難你,壞心眼的說那就是你還沒有那個能力,滾回去先成為一個妖精了再說。
我知道自媒體,自己的媒體,老虎不在家猴子稱大王,自己經營好一個平臺的成就感非常強,這種興奮感還能讓你忘卻你背后的陷阱,長期陷入幻覺之中,這就是自媒體,沒有限制,也沒有生存保障。
除此之外,縱然很多人都很優秀,都是獨立的個體,都有著獨一無二的人格魅力,但是這份獨一無二能不能被人發現,這是第一個問題。當你非常獨特,又非常有才華,你是準備靠你一個人的力量準備之后的高質量輸出還是團隊協作,這個必須考慮,一個人的智慧總比不上團隊的智慧。這樣才能保證長期高質量的輸出內容,保證口碑。第三,你具有相應的營銷能力嗎?你懂市場,懂傳播嗎?你知道如何與大眾切中那個平衡點,以至于你們互惠?其實很多內容輸出者不是沒有這方面的意識就是根本不屑。第四點,變現能力。廣告費能夠讓你業余好好吃一頓,但是創業不是只讓你夠吃一頓飯,你是在拿出你全部的身家,你的時間,你的精力往里面砸錢。羅胖會高調的收著會員費,賣書,禮品啥的,papi接天價廣告。你呢?你準備好了嗎?
內容創業者,不,自媒體條件下的內容創業者,不看清這些內容,還是早早棄暗投明!先積累經驗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