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在高考考場上的那兩天我幾乎是渾渾噩噩的,可能是之前各式各樣的摸底考試讓人麻木了,高考在我眼里已經變成了一張最平凡的卷子而已,甚至沒有之前的卷子難、偏。以至于過了大概半年不到,除了父母給我穿上的代表開創輝煌的灰黃相間的背心以外,我幾乎回憶不起來什么了。
索性我如愿以償,沒有墜入到高四的深淵中去。痛痛快快的進入了大學后,我才發現所謂的“解放”,讓我甚至懷念高中,在這里,學習成績已經不再那么重要,你要平衡好學習、實踐、學生會、社團、生活、戀愛、友情等等,甚至于廁所堵了都要你去操心。
我是藝術生,高考成績比我所在大學錄取線高了100多分,得知這個消息的暑假中,我以一個高中生的姿態沾沾自喜——成績好值得驕傲。
上了大學我頓悟過來,有什么可驕傲的,這已經不是高中那個憑成績論勝負的小世界了。
高中的我們靠著什么信念學習?無非是由家長老師灌輸給我們上了大學就解放了的“謊言”。
成績優異是我走向社會的一個標簽,除此之外,能言善辯、機敏圓滑、處事老練這些標簽我一個不沾。曾經的乖巧懂事好學生現在變成了讓我懷疑自己學傻了的論據。
就好比父母不許你高中談戀愛上大學就定下來一樣,高三和大學之分不過假期三個月,沒有人能迅速的把自己從“挑燈夜戰辛勤刻苦”模式,一朝變成“混跡社會摸爬滾打”模式。
大學,解放了什么,不必再埋頭書間,而作為代價,一心一意學習的單純生活一去不復返。曾經不甚理解的學姐學長積極體驗重回高三,現在卻成了心頭縈繞不去的念頭和悵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