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著名哲學家尼采有句金言,就叫“在自己身上克服這個時代”。我很喜歡這句話,這句充滿哲理卻又撲朔迷離,留給后人無盡思索的名句,至今,還未有人真正解答:克服何如,時代何如。很多人從整個大世界,從情懷上去解讀,克服時代的粗糲,嘈雜,不公;克服自身的盲目,畏縮。如果我要說單單從某一點切入,剖析呢,克服的又會是什么,時代又該如何。
昨夜無意翻看了一則視頻廣告。畫面,文案極為精巧:文案一致,影片呈倒放的形式。非常有吸引力,整個視頻讓人目不轉睛,內容為扭轉對女性隱形的偏見。時代進步,思想也在進步,但女性隱形的偏見依然根深蒂固。克服男性的偏差認知,扭轉時代的乾坤,是身為女性的我們,在這個時代首要重中之重應該要克服的問題。
如今,國內“她經濟”社會已經成為常態,經濟獨立,個性張揚,文化素養高,是“她經濟”迅速發展的重要原因。但不可否認,在我們生活中還依然存在女性弱勢的問題。猶記的去年年初,國家政策決定開放二胎政策時,不論企業還是單位,紛紛貼出了崗位要求:只招男不招女。無形間,對畢業女生也好,重返職場的寶媽也罷都是起到挫傷的。
當畢業女生想要實現自己的夢想與抱負時,家長總會苦口婆心的勸告,“女孩遲早是要嫁人,相夫教子的,跑這么遠以后怎么找對象。女生還是安穩好啊”或者是“過年都成剩女了還賴在家中啊,真擔心你沒人要。”剩女的標簽便直直的戳中每一個未嫁的少女,而男生則被貼上了“黃金單身漢”“鉆石王老五”的“美稱”。“不公啊”我想很多女生都很感嘆吧。
當就業,婚姻成為女生身上的重擔而不是實現夢想,找尋幸福的渠道時,我們是否該思考下這個社會怎么了。當疲于奔波職場,疲于尋找臨時男友,從最初的不甘,到最后還是屈服于現實。多少有點無奈吧。溫馴,乖巧成為好女生的標簽,有婚姻才是幸福的保障。哦不,我們只是沿著他們畫好的軌跡無意識的向前走。
我們幻想的生活是:男女畢業生的同等對待;重返職場的歡迎;不與婚姻綁縛的獨立個體。這樣的生活在某些女性身上已經實現了。她們與思想,社會環境斗爭了許久,才換來自由與平等。但也有一部分女性接受高學歷的洗禮,卻最后甘愿將自身限定在狹隘的舊思潮中,拋棄獨我,接受直男癌灌輸的三從四德,封建傳統家庭的相夫教子觀念,可謂令人嘆息不已。
但好在,女性對自身獨立的意識越來越強烈,這在我居住的南方人身上可見,甚至從祖父輩身上多少就有點顯露了。我爸經常酒后對我說“老婆是用來疼的,不是保姆。保姆還有工資,你媽啥也沒有,只有我對她的愛。所以以后找對象一定要擦亮眼睛,不要被愛以外的條件所蒙蔽,否則你以為對方要的是女伴,結果發現要的是免費的小保姆。”我經常被我爸對我媽的愛所感動。不只是言語還有行動來證明。
而相反,我朋友家住西北一帶,她說大男子主義風潮盛行。她的爸爸離開她媽媽估計只能喊外賣,換洗衣物堆積如山,家中定是臟亂不堪,連站腳的地方也沒有。我很吃驚,因為在我家中根本不會有這種情況,而且我一直以為所有的家庭都和我的家庭一樣友愛互助。
她繼續說道,父親可以朝著母親大吼大叫,而母親卻絕不能還口,否則就視為對一家之主的不尊,對家中的“天”褻瀆。好吧,我想說時代發展遍及全國的每個角落,但思想卻未能跟上馳騁的班車。
我問朋友,那你呢。也要和你媽一樣,一輩子對男人唯唯諾諾嗎。她認真的思考,就像解數學最后一道大題,有段時間眉頭緊鎖,最后下了結論,不,我不愿意。我要留在南方,我喜歡自由,喜歡平等獨立的我。
我很高興朋友做了這點。并且我也相信,當我們這代堅決說不,大男子主義勢力終將如鐵銹般剝落。即便男性有種種惡習,女性也終究不用憋屈一輩子。
我們是個小個體,星空下的每個人,都只是滄海一粟,我們和他們無異。解脫價值觀道德的強硬綁架,堵上“因為你們是女孩”的無恥借口與托辭,勇敢說不,努力做自我,克服時代的偏見,這才是當代女性的重則。當越來越多的意見相左,偏見總會不堪一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