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允和出生于1909年,曾祖父張樹聲是清末淮軍將領,曾任直隸總督、兩廣總督、兩江總督。張允和從小就讀于父親創辦的樂益女子中學。蔡元培、葉圣陶都是她的老師。張家的女子個個都是才貌雙全。葉圣陶說張家的四位才女誰娶了她們,都會幸福一輩子。
大姐張元和,嫁給了昆曲名家顧傳玠。三姐張兆和嫁給了文學家沈從文。四姐張充和嫁給了漢學家傅漢思。
張允和是四姐妹中最漂亮的二姐,被人形容為年輕時她的美怎么想象也不會過分,而且張允和的書法非常漂亮,寫的一手精致的小楷。
在張允和16歲那年,遇見了比自己大三歲的周有光。周有光生于1906年,他經歷了清朝、北洋、民國和新中國,活了112歲,被稱為四朝元老。
張周兩個人很快就確立了戀愛關系。十六歲的張允和亭亭玉立,十九歲的周有光風華正茂。周有光怕張允和嫌棄自己,就說二姐我很窮,恐怕不能給你幸福。張允和堅定地說,幸福不是你給我的,是我們一起創造的。
一九三三年,兩個人舉行了婚禮,從此開始了長達七十八年的婚姻旅程。婚后夫妻過得十分甜蜜,但是后來抗戰爆發張家遭遇重大變故。在逃亡路上,七歲女兒不幸染病,夭折而亡,兒子也被流彈擊中,腸穿六孔,奄奄一息。由于戰爭影響,周有光不在妻子身邊,張允和以女子的瘦弱身軀支撐起家庭的全部重擔,照顧年幼的孩子和家中長輩,其間舉家搬遷就有30次之多。
后來張允和診斷出心臟病。醫生斷言,她絕對活不過50歲。張允和沒有放棄,她決心自己救自己。從此給自己定下三不原則:
第一,不拿別人的過失責備自己。
第二,不拿自己的過失得罪人家。
第三,不拿自己的過錯懲罰自己。
希望余生能夠快樂地生活下去。
周有光也定了三自原則:
自食其力,自得其樂,自鳴得意。
這種不怨不怒不悲不哀的生活態度,讓張允和活到了93歲高齡。
后來,周有光被派到紐約華爾街工作。周有光和張允和在紐約見到了著名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在和愛因斯坦交談的時候,周有光突然產生疑問:為什么中文不能用打印機呢?而且也沒有中文拼音。1949年周有光回到祖國后,牽頭創立一整套完整的漢語拼音字母。
在周有光心里面,妻子張允和永遠是最美的女人,從青春到暮年。張允和八十六歲時還能自學電腦,八十八歲時牙都掉光了,依然有勇氣對著照相機咧嘴燦笑,九十歲時依然梳著一條銀光閃閃的大辮子。
晚年時,周有光和張遠和每天下午都要喝下午茶,時間一到不管在做什么都要直接撇下,該吃吃該喝喝。
2002年,張允和離開了這個世界,享年九十三歲。家人在她墓前種了一棵楓樹。因為她曾經說過,最喜歡由綠葉變成紅花的楓葉。她的確如同一片飄然而去的楓葉,給人們留下了一個永遠無法忘懷的優雅背影。
允和去世后,周有光就再也沒有在臥室里睡過,每晚獨自睡在書房沙發上。摯愛已去,獨留他在人間空思念。2017年,112歲的周有光去世,前往另一個世界和他親愛的允和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