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日早,我們一早從千葉出發,前往東京市政府都廳。在一樓經過簡單的排隊檢查,我們就來到了位于45層的瞭望臺,在這里,可以俯瞰整個東京。
后來去大阪時,看到路邊指示牌上也有寫道大阪府瞭望臺。從四十五層的環形玻璃望下去,東京高樓林立,一派繁華氣象,只是因為土地私有化,部分房屋私人建造,少了城市規劃,顯得有些雜亂。在一望無際的鋼鐵叢林中,竟然還有著面積巨大的一片綠地,對著數字看了介紹,方曉得這是村上春樹在東京時必去長跑的明治神宮。
于是乎我在心里頭向往了一番,不知若在這現代化都市中靜靜生長著的這一片人工森林里漫步,會生出怎樣的感受來?
四十五層里,還有日本本土產品展,一些土特產包裝都甚為精致,還有與2020年東京奧運會有關的紀念品出售,天花板上還掛著幾幅浮世繪,有一幅竟然是招財貓。
都廳一覽東京全貌后,我們便離開了這日本首都,重新去往了富士山腳下。
長時間的車程后,我們來到了號稱日本小九寨的忍野八海。誠然,在下并未去過九寨溝,但從平素看的攝影作品來看,這日本九寨,論風景秀美,斷斷比不上四川九寨。但這忍野八海,勝過九寨溝的唯有一點,與周圍原生的村寨民居毫不別扭地融合著。
池水中有青荇,緩緩地游動著,讓人無端地憶起徐志摩的《再別康橋》來:"軟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搖",形容眼前此景,恰如其分。
還有一處的池塘,因著有人違規投入的硬幣,池水泛著幾點明亮的光,反倒為這一處的水,增添了幾分夢幻的味道。
離開兩處人氣頗旺的池水,我和姐又發現了一處規模更大的池水,安居一隅,靜靜泛著粼粼波光。
這個池子旁有一棵大樹,也不知道算不算的上古樹,它的根扎在池水里,姐拍了張照,我以為極美,光影效果處理得極好,我夸姐姐這張照片達到了攝影師的水平,姐姐謙虛說是因為那里光線實在美,所以怎么拍都美。
因為時間不夠,我們沒能到八個池子都去看看,這也是跟團游一個不好的地方,每個景都只能走馬觀花一番。
這天晚上,我們住到了山中湖村旁的一個溫泉酒店里。
所謂山中湖,自然是被群山環繞的一個湖。因為這里離富士山很近,所以氣溫低,我到的那一天晚上是零下的,湖面已經有部分結了冰。
那天晚上,我和姐姐去泡了兩次溫泉。日本泡湯與國內不同,進溫泉池之前是要用沐浴露將自己的每一寸肌膚都搓洗干凈,再赤裸著身體進入溫泉池的。泡在溫熱的池水里,真是一件很愜意的事。我們發現有人往另一個方向的門走出去,懷疑那里還有一個池子,好奇心起,決心一探究竟,原來外面是一個室外的溫泉池,一絲不掛地走在零下的室外呀,雖然只有幾步,卻也挑戰了本人的極限,趕緊跑到室外溫泉池里,將自己泡在湯里,這才終于不冷了。在日本的這幾天,對他們的抗寒能力真是極其敬佩。很多穿著校服短裙的女生,連襪子也不穿,仍由白凈的小腿暴露在冷空氣中,甚至一些極小的小朋友,穿得也極為風涼。果然抗寒能力,還是要從娃娃抓起。想了想從小被裹成粽子的自己,我也不知道該說些什么了。
和我們同泡溫泉的,有一個北方口音的姑娘。她說這個泡溫泉,跟我想象中有點不太一樣,我想象中嘛,要頭上蓋塊毛巾,天上飄點微雪,我再飲一口清酒,這真是愜意愜意啊。一池的人聽了她這柏拉圖的設想,都不禁失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