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東西涌之前,我就知道這里是戶外徒步的經典路線。雖然一直心生向往,但也遲遲沒有動身,身體的考量也是我顧慮的原因之一。
下決心報了名,跟隨鳥獸蟲木來到這兒,站在山上面朝天與大海,忽然心生感動。那時候絲毫不知道,此前的路程輕松加愉快,從這里往后,才是考驗我的開始。
從山海交界的巖石處爬下來,我面對著石壁,竟然不知該怎樣落腳。好在領隊小宇老師在石壁下接應,才終于從上面爬下來。
小宇老師提醒我說,鞋子有點滑哦。我默默的驚了一下,在海邊礁石間爬上爬下,鞋子不防滑真是讓人緊張。于是后面我走的加倍小心,速度卻也慢了下來。
稍微平坦的礁石還好,一旦高低錯落,就需要選擇合適的落腳點跳躍過去了。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卻難。因為之前的爬上爬下消耗了很多體力,漸漸的在跳躍時都感到有些力不從心。手臂伸展,平衡身體都會有些酸痛;腿部似乎充滿了運動過后的乳酸,支撐力度都開始有些不夠了。
后半程開始,我漸漸落在隊伍后面。幸好領隊云山一直在隊尾徘徊,收攏隊伍,才不至于讓我離隊太遠。有些路段陡峭,雖有繩索,仍然近乎直上直下,我在這里拍了張圖,隨意感受下。
中途坐在露兜樹林里休息,補充水分和能量。第一次覺得寶礦力這么好喝,一口下來明顯提神~莫非是心理作用。相比于寶礦力來說,茉莉蜜茶實在是不給力~往常我算是出汗很少的人,這次不知不覺中摸到腰部,居然濕了一片,海風吹過來,竟還有些冷。
云山說因為我穿太厚,衣服又不透氣,汗排不出去悶在里面自然冷,所以快干的戶外服裝才這樣重要。學習了~。
有一段路途,石壁傾斜向上,像石英砂巖。走在上面,重心向前,有一種徒步在哀嚎洞穴上方的感覺,這種環境中親身體驗,還是和游戲中完全不一樣。
過了這段路程,依舊是望不到頭的礁石路。我在礁石間尋找前進的方向。想起BBC紀錄片里的跳巖企鵝,它們從低跳到高,從高處跌落再爬起繼續上行,所依靠的不過就是身體、雙腳以及向上跳躍的力量。與它們相比,我至少還可以用手臂保持平衡,用手扶住巖石輔助前行,已經很幸運啦。
云山說,因為愛自己,才選擇讓自己面臨一些挑戰,才有了現在的職業和更多機會。我覺得我也是愛自己的,為什么就喜歡宅在家里休息呢。
隊伍前面的小宇不時用步話機呼叫云山,確定隊尾的位置。我一直在努力行走,只是緩慢,有時一個轉角,前后都不見人,仿佛整片天地就只有自己。雖然身在畫卷中,可是卻累的無心欣賞。
云山說,戶外行走會上癮,開始我并不相信。心里想著果然再也不想來了,結果他居然說,你現在一定再也不想來了吧。居然被猜中了心思,囧。回顧海岸線的瑰麗畫卷,似乎又覺得身處其中的時候沒有好好珍惜,現在又開始心生想念了。這就是會上癮的感覺?我竟然也有些細微的體會。
落落說,在礁石上行走,要想象自己在跳舞,輕盈的越過比較輕松。可是我滿腦子跳巖企鵝,大概整個人也和企鵝差不多了。忽然開始羨慕體力好的伙伴,平日里不覺得什么。到了這樣的地方,遇到這樣的風景,也只有輕松加愉快的前行,才更有余力美美的欣賞吧~(默默的受到感召)
行走到太陽落山的時刻,小宇用步話機提醒云山要加速前進,以防漲潮走不過去。我聽到以后加倍緊張,好像又擠出一點力氣來。快到西涌附近的時候,潮水果然上漲了一些。落落和雪雨選擇從石壁上攀緣過去,我看看冰涼的海水,有點退縮,也想走石壁通過。云山說,你過不去,還是下水吧。
于是我只好學著云山的樣子脫掉鞋襪,打算硬闖過去。可是剛一碰到冰冷的巖石,腳就要抽筋,沒有鞋襪的保護,腳底觸碰巖石都覺得尖利。感覺不妙,還是決定速速穿起襪子再做嘗試。我在猶豫間,云山已經淌過去了。大約是見我遲遲沒動,不放心又過來拉我,于是走了個往返。海水冰涼,石板尖利可想而知。
此行好幾次都多虧領隊和伙伴們幫忙,不然這一路可能真的會走不下來。云山說,如果不幫你大概會哭著回去吧。我呆了呆,其實自己也不知道會怎樣,但現在順利通過就是最好的結果了吧。
行程比預計超出了2小時(全程大約7小時),但也因此收獲了海邊的云天與夕陽。這算是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嗎?
出行前看了說明,海邊可能風大,所以我穿了毛衣褲子和防寒服,結果到了之后才發現穿多,于是留了毛衣在車上。
出行前把帽子從背包里拿出去了,根本沒想過它會有用。在大太陽底下才開始感慨自己太天真。
出行前……好多事情都沒有經驗,到了現場才重新認識了一遍。落落說,如果不報名會錯過很多。我想也是呢,這次活動不單單收獲了一大片風景、物種知識以及伙伴們的友情,還收獲了許多潛在的比如自我認知以及說不出來的方方面面。雖然辛苦,但卻超值。如果體力再好些,感受也會更好吧。
最后再次感謝大家的不離不棄;感謝鳥獸蟲木的小宇、樹帶隊;特別感謝云山后半程的鼎力支持。領隊太給力,我是笑著走完全程的,可沒有哭。
寫于 2016年12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