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感悟
今天的內容看完后立刻想到一句耳熟能詳的話,“我吃過的鹽比你走過的路還多”,特別是電視里,一些家長想要表示他們的權威性時,總會引用。
小時候的我聽到這句話總在想,如果對個稍大點的孩子說這話,那還不得被咸死?當然,兩者都是比喻而已。
我很慶幸自己的生活環境,父母思想非常開明,當然啦,意思就是也不太管我的事,并且由于一貫表象良好,每每有些想法總是能夠得到支持。所以當時的我非常不能理解,有些奉行“棍棒頂下出孝子”的家庭,孩子是如何渡過童年的?其實也不算真的不能理解,因為年幼時的堂妹就是個很好的例子,總是容易因過于表達自我而挨打。
可是,代表了少年時絕對權威的家長們,真的做的事情都是對的嗎?
大多數我這一代的父母,基本都因為歷史原因學歷有限,奔波于生計,在那個動蕩充滿變化的時空,他們沉淀了屬于他們自己的經驗之談和人生觀價值觀。相較于我們,他們認為手機根本作用就是通訊,網絡的便捷也是這兩年才由于大勢所趨被慢慢普及;我想到一年我在大學,父親在家用電腦看完片子一下子忘了如何關機又怕弄壞電腦,凌晨2點打電話讓朋友來家中幫忙,是不是挺好笑的?卻也是種悲哀,要說明的是,我父親絕不愚笨,相反應該算得上朋友中的“聰明人”。
所以問題來了,你憑什么拿你的視角去干涉別人的生活呢?
就像今天書里的內容,經驗只能代表從前,邏輯是根本,我們的記憶也可能會誤導我們產生偏差,有時候真相是不外顯的,并會產生不可預知的連鎖反應。這都在告訴我們,眼見未必為實,陷入思維定式很可怕。
我堅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立的人格和意志,都該為自己的人生負責,同樣的,我們可以提建議,但是,請別以己度人剝奪別人自己選擇人生的權利,因為我們都無法做到真正未卜先知,我們都是一路錯著錯著成長的,我們眼里的世界和心里的世界也都不相同。
最后引用伏爾泰的一句話:我不同意你說的話,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