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麥田老師在發課程廣告,學寫兒童詩,于是就冒出這樣一句話:用一段時間,深挖一口井。
李笑來老師的七年一輩子,說的是:用七年學習一樣新技術,讓自己重生。于是可理解為用七年時間,深挖一口井。目標夠專一,時間夠長久,才能挖出足夠深的井。
吉田醫生在半年時間里,完成哈佛留學大業,其實也是在看似沒有時間的時間里,硬擠出時間深挖一口井。
《成為作家》反復強調,誰都可以成為作家,前提是你要養成這樣的習慣:一醒來就寫作,每天在規定的時間內寫作,要堅決寫作,沒有任何理由。其實也是告訴我們,成為作家,要做好長時間深挖一口井的準備。一直挖啊挖,堅持,總能挖出水來。
耐心,堅持,鎖定目標,做正確的事,哪怕方式方法不是很好,總會出成績的,這不是信心,這是規律。如果自己可以有這樣的坦然,相信可以更從容的面對沒有希望的努力。
我現在沒成就,是因為挖的井不夠深,做的努力還不夠,花的時間不夠多,只要我每天堅持挖,我就一定會有成就。
我想挖什么井?學習,思考,寫作,教育。
學習,成為學習高手,輕易可以把一本書讀薄,輕易可以從一本厚厚的書中提煉出觀點,找出收益點,進行深度思考,讀成自己的感悟。讀任何一本書都能有收獲,成為讀書達人,讓自己輕易可以有跨界的資本。
思考。一切的技能,都有賴于思考。我的思考能力決定了我做事的效率。舉個小例子。我一直苦于早晨的時間因為煮飯被剝奪了許多,可是又覺得,為家人煮飯,天經地義,無法改變。老公的一個決定:姐姐早晨去學校(中學)吃,我們去學校(小學)吃。這么個決定,我的煮飯時間就省了。說實話,我還不忍心呢,總想著,自己主,總能更保證她的營養吧。可是老公說:別人能吃,她也能吃。我想也對。這么一個決定,我每天可以省出至少半小時,還有不用牽掛那些碗筷。
我不知道我此時的狀態,是不是通過某種改變,可以輕易省出更多的時間。我覺得現在自己的腦子很不好用,不能花繁為簡,不能高屋建瓴。
小必的學習狀態也是一樣,跟老公的一番爭執過后,小必解放了,我也解放了。小必的解放是每日必做取消了,任務少,可讓他更專注讀書做事,更有主動性,少抵觸心理,多時間看書?,F在,他只要是自習課就去圖書室讀書。他嘴里會念叨著:“我最想做的事就是讀書。”
這些行動上的主動,思想上的放松,情緒上的愉悅,都只因為取消了他的每日必做。事實上,那些事基本上都還在做,只是悄悄變一種包裝,不是以一種一本正經,令人厭惡的面目出現而已。
所以,任何東西,最有魅力的就是思考力。我想,不管花多少時間和精力去訓練我自己的思考力都是值得的。
可是,就像李笑來所說的,解開鎖的鑰匙一定不會掛在鎖上,要從不同的地方找鑰匙。
培養思考力,絕對不能整天盯著如何培養思考力,而應該通過觀察生活,學習再學習中慢慢找到竅門。
寫作,我現在給自己定的寫作目標是,專業寫作,完成約稿,隨心所欲記錄心流。不斷記錄《撬起地球的少年》素材,一邊學習有關寫作的方法。
教育,那是要求我把生活,把工作,與個人成長相結合呢,因此,思考,記錄,是應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