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健身
昨天歐巴說改變上班時間了,以后不再是上一天一夜再休一天一夜了,則是改為連上十三夜班,再倒白班。突然又想到叫他歐巴是因為曾經有同事說他長得像《我的野蠻女友》中的男一號,可惜了,現在的體重以噸計重了。
難得的是,我沒有報任何希望,沒有指望他會與我一起健身,但是他自己行動起來了。開始說要練成肌肉男,勾引小美女們。昨天說,怕我嫌棄他。哪真哪假?或者,都是真的。有關系嗎?沒有,兩者沒有任何沖突。他完全可以變成肌肉男,那樣我一定不會嫌棄他,他也同樣可以勾引小美女。
洗完澡出來,他問我,怎么樣能讓自己變得強大。我說,你已經改變很多了。他搖了搖頭。我也告訴自己,放下對他所有的幻想,如他所是的愛他。
今天下午,他微信告訴我,他提前半個小時到公司了,要去健身半小時。我昨天說過聽說鍛煉要半小時以上才能起到減肥效果。他真的在加油。他的目標并不難,只是將200斤減到150斤。這是個夢想,我們要有夢想的,萬一成真了呢。
雖然停用了朋友圈,但是還是每天會去看一下歐巴當天的轉發或原創,今天他寫了這樣一段“欺騙人不是他人痛苦,而是說謊言的自己最痛苦,這么簡單的道理你知道嗎?”后面自己回了一句“請不要再讓我們的愛受傷,努力做個真誠的自己。”我不太明白他是寫給誰的,我猜測是他寫給自己的,也許是也許不是。我自己也需不斷提醒自己,放下對他的控制。給他足夠的自由做好他自己,同時做好我自己。
2.孩子
孩子兩歲時,幫我帶孩子的母親對我的很多做法很是看不慣,生氣的說我是在拿自己的孩子當實驗品。那句話我一直銘贏利在心,也不斷問自己后悔過當初那樣做嗎,雖然具體的事件已經忘記了,但是我從不后悔我為孩子做的一切異于曾經的教育模式。
每次的電話,母親都是在抱怨,抱怨父親,抱怨兩個嬸,抱怨她的同伴。現在孩子回家了,她又開始抱怨起孩子來。說孩子的性格不行,具體事件母親倒是說的很客觀,晚上帶著孩子在大院玩,然后到點了母親催孩子回家,孩子不想回,一般這種情況我回問孩子再玩幾分鐘,孩子說幾分鐘,我就看時間,到時間就叫孩子,孩子便會順從的跟著我回去,這是讓孩子自己作主的力量。但是母親的方式是告訴孩子,你看!人家孩子跑多快!本來就已經有些累的孩子當即就生氣了,說母親”你要是覺得人家跑得快,你要別人去吧!“母親很生氣,說這孩子說都說不得。我說,孩子沒錯呀。我們從小都活在”別人家的孩子“的陰影之下,永遠都是別人家的孩子好。作為八零后的我們,選擇了認同,壓抑和隱忍。但是零零后是不甩五零后的,不喜歡別人這樣說自己就反抗。我給母親說,她竟然沒有再駁斥我。畢竟,她不會再過多說孩子,倒不是她認為我的觀點是正確的,而是她會擔心孩子真的生氣打電話讓我接他回鄭。母親更多的是希望她的外孫能夠在家多陪他們一些時日。只有兩個人的家,太孤單。這也是我讓孩子回家的初衷之一。包括孩子的爺爺奶奶,只是孩子不愿意回去陪伴他們。如果愿意我也樂意讓孩子陪陪他們,畢竟兒子電話都不愿打一個,有孫子陪伴也許會好一些。
3.閉嘴
Y說不知道為什么S很討厭X,我聽了聽,讓心中的聲音沒有出口, 那個聲音是部門里有幾個是S不討厭的。我選擇了閉嘴,看透不說透,我想做個安靜的人,安靜到即便聽到別人在背后說我的各種,我依然可以選擇沉默,不是自己害怕,而是真的不想爭論,別人眼中的我是別人眼中的我,不是真實的我,真實的我也許有人懂,也許沒人懂,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自己是否夠愛,足夠愛到無論遭到如何的打擊,我都會時刻在心里告訴自己:你那么好!你值得擁有最好的一切!一切都是暫時的,深呼吸,讓一切隨著呼吸飄過,一切終將會趨于平靜。做真實的自己!做一個對得起內心的自己!外在的一切,沒有你想像的那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