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學習者的五條建議
學習是需要挑戰天性的,也是需要努力的。那么我們究竟要做什么樣的努力?書中給出了五條建議:
1)學會鞏固記憶。間隔練習,努力檢索,這些花費力氣的鞏固過程會讓你學到的東西變得具有可塑性,能夠讓你產生自己的理解,強化與已知的聯系并建立牢固的心理線索和檢索路徑。所以真正能讓我們重新鞏固并深入學習知識的,其實就是“重構”這個過程。
2)打造自己的心智模型。如果你的練習下夠了功夫,就會使彼此相關的復雜理論或是技能融合為一個有意義的整體,這就形成了心智模型。對應某項技能的心智模型就像大腦中一款又一款的“應用程序”,通過學習你可以積累大量的心智模型。
3)學會舉一反三。在不同時機、不同環境下多次進行檢索練習,期間穿插不同的學習資料,這樣做有助于給這些資料建立新的聯系,相當于形成了一個彼此關聯的知識網絡。這個知識網絡不僅強化了你對自己專業知識的精通程度,還可以增加檢索線的數量,讓它們能夠充分應用于更多場合。
4)學會構建概念。我們不僅要學會某個具體的概念,還要學會辨析和歸納,也就是分門別類。比如知道貓和狗的區別之后,還會知道狗這種動物可以分成吉娃娃、哈士奇、德國牧羊犬等等。一般認為,學習時的穿插練習會加強一個人的辨析與判斷能力。
5)注重學習遷移。用有間隔、有穿插、多樣化的方式進行檢索練習會帶來困難,克服這種困難需要一套心理活動。等到真的學以致用的時候,這種心理活動會發揮作用。“只有把訓練當成比賽,才能把比賽也當成訓練。”這種學習方法會提高被科學家們稱為“學習遷移”的能力,即在新環境中運用所學的能力。簡單點說,學了知識,我們要多在生活中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