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幼兒園
在家中,孩子也是“危機重重”
這幾天,攜程的風波一直在家長圈中回蕩。虐童觸碰了家長的底線,家長將孩子視作掌中寶貝,又豈能容忍一點孩子被欺辱。好在最終攜程親子園和相關責任單位受到了應有的懲罰,那個女童的當事人也被家長們整的夠慘。
家長們對孩子在外可能會發生的困難都極其重視,但孩子面臨的困難有時候其實是在家里。
不負責——隱性家庭虐待
虐待。這個詞有時候不僅僅是指的肉體上的摧殘,作為家長,有時候自己的行為,對孩子的成長造成很大影響。
1、父母迷戀電子產品,忽略孩子。現在的父母基本都是80后,甚至是90后,他們成長過程中受電子產品影響很大,現在市面上電子產品種類繁多,功能新穎,手機、平板、VR等等都可以作為消磨時間的工具。再加上觀念的更新,現在家長更會讓孩子獨立一些,更加給了自己玩兒的理由。久而久之,家長就可能會忽略了孩子,給孩子的心理造成極大傷害。
2、父母爭吵,孩子受怕。雖說小兩口吵架是正常的事情,但是過于頻繁的吵架,傷害的不僅僅是兩個人的感情,孩子的情緒也會受影響。因為可能孩子并不是太能了解父母吵架的原因,他可能覺得是因為自己,所以時間長了會讓自己變得不自信,甚至會讓自己變得敏感多疑。
3、父母覺得孩子小,沒有想法。這個不管是哪個年齡段的父母,都會覺得小時候的孩子是沒有成熟想法的,所以都是一手包辦孩子的所有生活。有些時候孩子的想法在家長看來是很幼稚,為了讓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走,家長們會自動忽略孩子的想法,這樣會嚴重傷害孩子的自尊,慢慢的他會變得不愿意和家長交流,變得自閉。
告別冷暴力,讓孩子快樂成長
孩子的成長需要家長來進行呵護,不要覺得自己的行為無所謂,其實孩子都看在眼里。身為父母,應該從日常生活中點點滴滴來對孩子進行教育。
1、父母減少手機等電子產品的使用。首先,手機對孩子而言,輻射性很強,不利于孩子成長。父母用玩電子產品的時間陪陪孩子,可以拉近與孩子的距離,與孩子增進交流,讓孩子增加心靈上的依靠。
2、父母交流的時候,考慮到孩子的心情。輕聲細語,凡事商量著來。和孩子交流的時候,更應該用一種溫柔的語氣,孩子是需要進行引導的而不是命令的,讓他有一個溫暖的氛圍,更利于孩子成長。
3、尊重孩子的想法。孩子也是一個個體,也是有自己的想法的。有時候家長不懂,那是因為,家長所有的經歷,已經打上了“大人”的烙印,想法已經不是那么純粹。所以,當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時,第一反應應該是鼓勵,表揚。如果有什么錯誤,應該用側面的方式,提出具有建設性的淺顯意見。
結語
與身體相比,孩子的心靈更需要家長的關注,家長在家中的一言一行都可能會影響到孩子。所以,家長要時時刻刻地約束自己的行為,為孩子健康成長提供良好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