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不會花錢的人掙不了大錢。
可是,
你看李嘉誠——
香港富豪,身價上千億。一次在豪華招待會快結束的時候,李嘉誠卻笑著低聲招呼身邊的助手,將面前桌子上盤子里剩下的兩片西紅柿,一人一片分著吃了。李嘉誠就這么簡單地動筷子,隨意而自然,卻感動了在場的所有人。“不能浪費”,單純的四個字,是李嘉誠先生一生堅持的金錢觀。
正是這小小的兩片西紅柿,折射出他勤儉節約的品格。
你再看劉先林——
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名譽院長、中國工程院首批院士,因為一張赤腳穿舊鞋、在高鐵二等座上專心工作的照片,在網絡上走紅。他本來是可以做一等座,穿高級皮鞋的,可是卻如此艱苦樸素,將所有的心思都放在科研上。而且劉老的辦公室,辦公桌面早已被磨掉了原有的油漆,座位也是非常簡陋的硬椅子。他卻解釋稱因為自己快要退休,沒必要再更換桌子了。
劉老從沒刻意儉省節約,但是這已經融在他的骨血里!
你還認為不會花錢的人掙不了大錢嗎?
他們都是可敬的人!
你說,
那些都是大名人,
離我們的生活太遠了。
可是你再看——
一對情侶在麗江古城的飯店吃飯,男孩一進店就點了四個菜,等菜上桌以后他們才發現自己點多了。于是女孩吩咐男孩從旁邊夾菜,他們吃完飯后,女孩又叫了兩份米飯和剩下沒動過的菜一起打包。這對情侶離開飯店后,將打包的飯菜送給了睡在路邊的流浪者。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不僅溫暖了自己,
也溫暖著身邊的人。
有人說,
節約的人很小氣。
可是你看王永慶——
臺灣的“經營之神”、臺塑集團創辦人。他覺得長途電話費太貴,不喜歡子女給他打電話;他給子女寫信選擇很薄的信紙,字跡密密麻麻;他吃的原則是“簡便”,最愛吃家常的鹵肉飯;他每天早上跑步穿的運動鞋,一雙總要穿上好幾年。
但是他對于慈善事業卻從不吝嗇。除了在臺灣捐贈學校,他還提出要在大陸各地援建1萬所小學,目前該項目正在進行中。而在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后,臺塑集團迅速捐款1億元人民幣。
節約不等于小氣。
節約是降低成本,
小氣是減少投資!
節約的人不僅不小氣,
而且很美麗!
俗話說“富不過三代”!
一代創,二代守,三代耗,四代敗。
要想事業長久發展,必須要開源節流,方能守得家業根基。
勤儉節約,
“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節約從我做起并不俗套,
怕的是認為其俗的想法。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
一絲一縷恒念物力維艱。
節約更是一種品質,
我們都希望生活在美麗的環境中,
那么為何不先美麗自己的品德,
這是再簡單不過的事情了。
節約莫怠慢,積少成千萬!
勤儉節約,我們在行動!
本文由小窗前原創,未經授權,謝絕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