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花那里,學到了一種快捷有效的月度計劃時間管理辦法。我覺得這是把生命之花落到實處的有效手段,可以用在課堂中,比每日三件事更落地、更好操作,也更能讓學生們認識到時間的寶貴,計劃的重要性。
學習最好的方法,永遠是去實踐。所以,照著小花的圖,原原本本做了做了一個,做了自己1月份的月度計劃。
學到一些高效可復制的招數:
步驟一:時間有限,我們總高估自己的實力。所以,要把時間和自己的實力嚴格匹配,匹配也是一種自我認知的方式,樣樣都想做,到最后可能樣樣都學到了皮毛。
1、1月總時間:31天,24個小時,總計744小時。
2、除去睡眠的時間:8小時*31天=248小時,還剩496小時。
3、吃喝拉撒、放空自己等等,其實也占用了一大塊時間。所以,人們的平均有效時間一般是50%——60%,1月的前半段,我面臨全封閉的特殊任務,每天封閉工作10小時以上,估計累得臭死后,就沒有太多的時間留給自己了。1月的后半段,忙碌后的假期, 我會放慢生活的節奏,至少睡個長長的午覺,所以,時間的使用率也不會太多。所以,我給自己留下的有效時間是全部時間的50%,這樣就剩下了約250小時。
所以,我1月的全部計劃,都要在這有限的250小時內完成。
步驟二:確認本月必做任務,并分配資源
1、日程表里的任務(被他人占用的時間)
工作:2日——18日,全部安排滿,執行封閉式任務,沒收手機,全天工作10小時以上。(兩項加起來,一共170小時)
家庭:只要我放假,看孩子肯定是我一個人的事了,全天候不用說,36524本來就是當媽媽的角色,好在,我很享受和孩子在一起的時光,那總是我最快樂的時刻,在這里計算高效陪伴孩子(不玩手機不看書)的時間,每天4小時吧,19日放假到臘月二十九,一共8天。(一共32小時)
社交:遇上過年,就有無數個理由要干自己不喜歡的事,吃各種飯。所以,三十到初三,至少四天不能安排太多的事,要留給更大的家庭。(預計每天5小時,共20小時)
這樣,我的1月時間,就只剩下28小時啦,可怕啊,竟然只有28小時了。
步驟三:年度目標計劃分解
我的年度目標:1、出版兩本書(基本已經成型,假期停滯);2、GET一種新技能(畫畫);3、讓自己更平和,節奏慢下來;4、寫兩篇高質量論文(開學后再說);5、堅持讀書看電影,寫書評影評
A、畫畫:閑下了的8天時間,3天,每天2小時留給自己,哪怕只畫一副自己滿意的作品(6小時)
B、每日寫作:集中時間聽張怡筠的情商課,順便做聽課筆記,在孩子身上實踐,寫“愿君快樂如初”專欄,一舉三得,每天1小時,從19日解禁到31日,堅持13天(13小時)
C、讀書兩本,寫書評:封閉期間,手機電腦一律沒收,正好我帶了書進去,可以趁此時間完成任務,每天計劃1個小時,共工作18天(18個小時)
就這些,總計就37小時了,超出了28小時的時限。計劃完成起來,可能會有困難。
步驟四:平衡輪的調整。
1、假設完成了1月的計劃,全部很順利,那么你對自己的各項打分如何,10分滿分。
職業發展:6分,對個人成長和發展無益,可是這是必須完成的任務。
財務:8分,特殊任務18天,月收入除工資外,多了一筆可觀的收入。
朋友和重要他人:5分,陪父母,幫他們打掃衛生的時間從哪里擠,只能帶著孩子了。
家庭:6分,授權老公做旅游攻略,休閑時間快速采買東西,部分授權老公買。
健康:6分,KEEP健身,是最簡單的方式了,擠出30分鐘,可以嗎???
個人成長:9分,又是聽課,又是畫畫,又是讀書,很不錯了。
休閑娛樂:7分,擠時間看看《破產姐妹》對我來說就是休閑了,這個不占用計劃時間。
自我實現:6分,這個月,實在太忙了,有點顧不上自己了。
步驟五:再回顧自己的表格,進行補充:
增加1:陪父母購買年貨(4小時)
增加2:給領導拜年(3小時)
這樣,朋友和重要他人能增長到6分。
步驟六:把確定的事項,分成三類,有明確時間的、需要列清單完成的和可以授權的。然后把前兩種,盡可能列入手機日歷工具。
感悟:
1、如果沒有足夠的能力跳槽,就要接受職業內任務,即使任務本身對個人成長無益,也是職業發現的必須的工作內容。一個人從職場小白成長到職場達人,還可以用工作自主支配有效時間來計算,越是職業初期,自己可支配的時間越短,隨著時間的發展,職業成熟度變高,自己在職場中越來越有發言權,可用于個人提升的時間也就越長。
2、算清時間成本,可以讓自己發現,原來我可以支配的時間遠比想象的少,這時候,除了焦慮,還要學會授權和放棄。必須干,又不一定非要自己干的,可以授權,授權的技巧此時就顯得很重要了,同時也要懂得授權后的感恩。不一定當下馬上干的,就要勇敢的舍棄,有時候,幸福感=所得/欲望,所以,提升幸福感的重要方式之一,是降低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