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因離職找工作我陷入了一種“死胡同”狀態:焦慮、迷茫、選擇困難癥......我在一次次期待、等待、選擇中否定又肯定自己,我不知道把之前那個意氣風發,想要勇闖江湖的“女俠”丟在了哪里。我不斷地問自己:“你到底想要什么?”可我沒有找到答案。我想,我需要冷靜下來思考一下,處在一個中立的角度去觀察我自己,以陌生人的眼光去看待自己,以此來尋找答案。你好,陌生人,初次見面,我想好好認識你!
“你分析事情很理智。”這是我很喜歡的一位啟蒙者和我說的話,我那會覺得我可以認清市場現狀、讀懂別人的心思,但我胡亂分析了那么多,卻沒有很好的分析自己。失眠在這段時間成了家常便飯,偶爾以此我使用比較愚蠢的方法試圖解開我的疑惑,我去微博搜索了“我到底想要什么”這樣的關鍵詞,我得到的是刷不到底的微博,有的訴說著自己不如意的工作;有的講述著大學不喜歡的專業,卻不得不聽從家人的意見;有的比較矯情的說著對另一半的不滿.......原來這個世界上還有那么多人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看來看去,我發現了一件我之間一直忽略的問題,我把原因過多的歸罪于外界因素。我迷茫,因為市場不景氣;我沒有方向,因為公司沒有給我方針;我沒有激情,因為崗位受委屈,而我自己呢?我有沒有問題呢?之前我去一家媒體公司面試,最后一關是見公司老板,我走進辦公室看他第一眼我就知道我糊弄不過,他有幾十年的經驗,閱人無數,我那點小心思被他一眼看透。
他問:”你為什么離職?“
我答:”公司在做調整,我沒有方向。“
他說:”方向不是別人給你的,你在那么熱的一個行業都找不到方向,那你還想去哪找?“
我腦子飛快的閃過這種回復他的思路,但又全部否定,無論哪種說法我都不能說服他,我自己都不能否定他對我的評價。原來,從頭到尾都是我高估了自己,逃避了自己的問題。
別人永遠比我要了解我自己。我的啟蒙者說:你習慣依賴別人了,你一直在逃避;L君說:你什么都想要,自己又什么決定都做不了,你就想著別人給你一個方向,指哪打哪。他們說的都對,我就是這樣,太過懶惰,典型的不勞而獲型,不想做任何決定,不想承擔責任,還想著找個不錯的工作拿著不錯的工資。細細想來從小到大,無論是擇校、選大學、選專業、找工作、甚至是找男朋友,我都習慣性的聽從別人的意見,我什么都無所謂,做什么我都OK,我能混到這種地步簡直要感謝上天,讓我踩這么大的狗屎運。
親愛的莫莫,親愛的陌生人,這是咱們的初次見面,接下來一段時間我將好好了解你,從過去到現在,從優點到缺點,希望你毫無保留,向我展現你的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