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伯納說過,好書讀的越多,越讓人感到無知。書籍的海洋讓人望洋興嘆,相比較自己,人類更意識到自己的渺小,以及時間和精力的有限,文化瑰寶無法一一涉獵,如果我們能保證讀過的書熟記于心那么遺憾也會減少一點。
所有剛開始堅持讀書和寫作的人,都熱衷于閱讀和寫作相關的推薦書籍,例如《如何閱讀一本書》《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完全寫作指南》《文心》《溝通圣經》等等。在閱讀和寫作兩個概念中,閱讀的優先級又相比較更高一些,因為寫作是輸出,任何輸出都需要有輸入,高質量的輸入是創造高質量的輸出的前提。
如何寫好文章,今天就讓我們從學習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開始。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是一本講述超實用筆記讀書法的圖書,它的作者是日本作家奧野宣之。奧野宣之曾工作于出版社和報社,工作環境和工作需求讓他得意有大量的閱讀經驗,他個人主導高效利用筆記本,也以“筆記本作家”的身份活躍于文化媒體行業。他最早的兩本書都是詳細介紹如何高效利用筆記本。筆記本的記錄行為不限于閱讀,對于奧野宣之而言,筆記本應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嚴格意義上來講,他是筆記記錄愛好者也是筆記記錄受益者,所以他才樂此不疲的把記筆記的方法廣而告之,而讀書筆記對于有效閱讀一本書又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
01 閱讀的生命周期
任何事物都有一個完整的生命周期,讀書這件事情也是,在奧野宣之看來,讀書的生命周期分為五個部分,包括:
①選書 ??②購書 ? ?③讀書 ? ?④記錄 ? ?⑤活用
海量的書籍自然是良莠不齊,選擇優秀的好書是閱讀的第一步。選擇圖書一定要有標準,不可以毫無目的隨隨便便的選書,我們需要帶著明確的目的和主動性去選擇,這個標準可以根據個人需求,個人喜好,圍繞著一定是會對自己有益,可以讓自己從書中有所獲得的出發點。從選書開始,讀書筆記就已經誕生了,因為需要把自己的需求、喜好、興趣或者靈機記錄在筆記本中,以供自己他日去書店進行圖書的選取。若不及時記錄,思考也會煙消云散,像從未出現一樣再也不被想起,只有文字化、書面化才能加深記憶發揮思考的價值,讓自己想要使用信息的時候翻開筆記本就可以信手拈來。
選書的方法可以主動搜索也可以被動影響。主動搜索是根據自己的需求去廣泛的搜索相關書籍然后進行篩選,或者從日常生活中發現和探索想要讀的書籍。被動影響包括找到自己書單的“樞紐書”,因為優秀的作者和優秀的圖書一定會在書中推薦其他書籍,這就是一個契機和一個參考值,根據優秀圖書的推薦書,可以進行主題閱讀,也是一種有效的選書的方法。另外,瀏覽書評、書單、讀后感、別人的讀書筆記也可以作為自己選書的一個參考。
從選書開始,你和這本書的旅程就開始了,這是你自己選擇的旅游線路,帶著的心情也是不言而喻的。
購書作為閱讀的第二個過程也是必不可少的,在電子書盛行的現在,購書在這里也是篩選和過濾的環節,有的時候你記錄的書不一定是你必須的書,購書是對前期信息整理的二次數據清洗,這樣篩選下來的書更具有意義和可讀性。
讀書是必不可少的過程,同時讀書筆記也是隨著讀書的開始而開始。讀書筆記可以記錄書中有價值的信息,也可以記錄自己的思考和感悟,記錄讀書筆記的過程,也是消化的過程,消化掉的內容才是真正屬于你的東西。
思想上的深入理解,才能在日后的生活工作和寫作中運用自如信手拈來。
以上結構化的生命周期可以讓閱讀更具有意義,只要堅持,一定會有效用。
02 如何高效使用讀書筆記
一本書少則上萬字,多則十幾萬幾十萬字,必然不是字字金句,句句讓人醍醐灌頂。那么我們只需要記錄自己認為的有價值的有影響力的語句就可以,想想自己不費吹灰之力就可以吸取別人的經驗教訓人生總結真的是穩賺不賠的買賣,其中的收獲已經大于圖書本身的金錢價值。
“摘抄+感想”的組合是一個很好的讀書筆記的方法。具體的操作過程就是讀書、劃重點、摘抄重點、寫筆記。
甄選優質內容的同時,增加了個人思考,讀書只是接收信息,思考才是加工信息,思考也是輸出的前提,當你以思想輸出為前提去讀書時,思想輸入的質量也會有所提升,而且親手寫文章的好處比口頭敘述要多。為了鍛煉精煉而深刻的讀書筆記,就需要認真深入的思考,也是對大腦長期反復大量的訓練。
簡單的內容通讀,重要的內容重讀。書讀過的時間越久,看讀書筆記的時候越是可以冷靜檢驗和看待自己的觀點,經過時間的沉淀一切都會有變化。用讀書筆記的方法可以把書變成屬于自己的精神財富。
讀書筆記是一種升華工具,可以讓讀書活動完成從生搬硬套到獨創思維的飛躍。但是只有積極的輸出,才能形成知識體系,通過輸出讓認知達到一個新的高度。
我們沒有時間把書一而再再而三的重復閱讀,但是我們可以重讀讀書筆記,因為讀書筆記記錄的都是精華所在,在重讀的過程中也可以有所新的收獲。在重讀的過程中產生新的思想也可以記錄在讀書筆記中,通過這樣的方法加深我們的閱讀體驗。
寫書評,寫讀后感,寫書單介紹,寫相關主題的文章都是講閱讀輸出的不同表現方式。書的價值是通過時間來體現的,閱讀的價值是通過讀書筆記體現的。
高效記錄讀書筆記是閱讀的方法,高效利用讀書筆記才是自我提升的加速器。
03 讓讀書的體驗最大化
書籍是隱藏于生活中的智慧媒介。筆記不只是一個本子那樣簡單的存在,筆記是思想的倉庫,是寫作的彈藥。高效使用并反復利用讀書筆記,才是讓讀書體驗最大化的事情。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讀書筆記運用自如之后讀書的效率也會隨之提高。
智能手機及電子產品提供的讀書方式看上去提供了便捷節約了時間,但是實則浪費了更多的時間。我們越來越忙,越來越沒有時間做很多事情,不過是每個人都忙于很忙碌的樣子。放下數碼產品,拿起筆記本,畢竟盲目閱讀是最無效的輸入,我們不能讓閱讀成為流于表面的事情。
愿我們讀過的書都可以變成精神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