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還是有一些感悟的,趁著周末和中午,就發出來看看。兩則感悟均是之前在知識星球里面分享的。
第一則 - 關于生物信息入門?
第二則 - 關于生物信息就業?
文本信息如下
分享于20180910
這兩天可能對外說的話有點多啦。從某個角度來說,我又對外“大放厥詞”或胡說八道啦。
我比較尊重或者佩服的一位前輩(感覺是搞技術的,但我的認知標準來說,更傾向于高級技術支持,即能很好的把握產品的同時也對技術很熟悉)小窗我聊了下“生信數據分析市場”。
總的來說,我們的觀點是基本一致。其他人也包括這位前輩,他們干大事;而我就看看哪些臟活累活沒人干的,我就看看課題正好需要的同時,寫個小工具,分享開來。運氣好的時候,就賺一點體面的小錢。
=================
不過交談中有一句話,我下午在分析數據的時候,突然又想起來,大體是前輩表達了一個意思,即他覺得我是有生信天賦的,無法明白搞不定生物信息的人的痛苦。
=================
其實不是。首先是我現在都不是搞生信的,因為我確實是做生物學問題的,沒有方法學的文章,也沒有任何拿得出手的成果。雖然現在看起來TBtools似乎有部分朋友喜歡,但這主要原因在于,臟活累活公司不干,真正搞生信的看不上,而我能干的也只有這些,所以我干了,總還是有人喜歡。
看著TBtools開發過來的朋友,其實很清楚。一開始我只是寫了一個丑陋的【序列提取工具】,慢慢地,日積月累,一個工具一個工具疊加上去(主要原因是,課題組其他成員或者我做了什么分析,需要什么工具,我就寫什么工具),慢慢地就變成現在這個樣子。所以,不出意外,知道的人是這么一個評價“時間堆出來的”。我現在的編程能力,其實跟以前并沒有太多的差別。但是當時為了積累到現在的狀態,主要的代價是一兩個月基本不出門,吃飯靠打包,從早寫到晚。目前為止我沒遇到另一個這么干的。因為或者很多人并不需要,更或者能這樣干的,基本是腦子有問題或者確實沒辦法,只能這樣干。所以總的來說,前兩天發TBtools使用手冊時收到的評價,“時間堆出來的”
=================
完全正確。智商本來就是我的硬傷,天賦更是不可能,看看我現在在哪里,做著什么事情就知道我有多弱小。但是再弱小的人都應該明白一個道理,只要你每天堅持在某一個事情上,找一點點的突破,那么總有一天,你肯定能有拿得出手的東西。關于生信,我早就沒有在上面繼續學習了,因為我發現大部分人跟我一樣,足夠蠢,但是沒有關系,只要到了某個階段(大概是入門左右),就會被很多人當做所謂“大神”。主要原因不是自己流弊,而是還有更多人他們不知道學習一個東西,要自主吸收,重點是自學,以及更重要的,堅持。
=================
最難超越的是聰明才智,這是肯定的,別人就是可以在短時間內得到解決辦法;最容易被超越的也是聰明才智,因為這也是肯定的,總有人比你聰明(而對于我們這類凡人更是如此)。
但是,實際上,上面都是在扯淡。因為,一旦在足夠長的時間尺度上來看事情,那么一切就不一樣。再好的方法,不可能每一個都可以在短時間內積累到一定的量,而只要有不錯的累積速度,只要一定時間的堅持,那么就可以找到某一個點的超越。
唯有時間堆積出來的東西,才不那么容易被超越。
所有在學什么生信數據分析流程的,其實自己應該很清楚,你能學的,所有人都能學。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只要想超越你,分分鐘搞定。而最需要的是持續地積累。
分享于今天20180915
今天在《生信札記》公眾號的推文《所有人!瞬間掌握-無限個列表的-‘韋恩圖’(Venn)繪制!》下,有一個老友(很早就認識的在生信公司工作的朋友)打趣的寫了個評論。大體意思是,“是否會讓搞生信的一些人失業?”。這是一個不錯的話題,讓我想起了很多事情。當然,我需要先擺出一個答案
=========
不會
=========
正如我回復評論的信息一樣。(然后這位朋友打賞了一大筆!!!,先謝過支持)。
關于什么樣的狀態,才是做生物信息? 我個人胡說八道的觀點,感興趣的可以查看公眾號的歷史推文。
TBtools本身就是一個生信數據下游利用的輔助小工具。能做的事情很少,
目標在于節省一些時間,而不是做偉大的事情。
做生物學問題的朋友其實都會知道,在生信相關分析中,發現一些idea,文章故事的亮點,絕大多數,是來自于數據的快速獲取,測序和仔細觀察。
沒有充分的生物學背景,無法發現生物學故事;
沒有優秀的編碼和可視化能力,無法快速獲取信息。
兩者之間的鴻溝如此巨大。目前為止,我認識的人里面兼顧兩者的極少(當然,主要是我不擅交際,主要做農學,認識的人較少)。
TBtools的出發點就是這一塊。
或者應該這么說,這些沒有創新性的臟活累活,別人確實都不想干,只有我干。
而我并從來沒有為其他任何人而開發TBtools。我考慮個人的收獲也很簡單
=========
以完成課題組課題需求為重點,寫一些小工具,賺一點體面的小錢。
=========
總的來說,從TBtools推出到目前,還是有一部分人或者少數一兩個公司比較排斥。似乎真的會影響他們什么的。不過有一個公司我覺得很不錯,即Omicshare.com論壇的所有版主,尤其是周老大,小圓和小瑤....。其實看著生信這三五年的變化,我覺得大多數人應該都明白,幾乎整個市場都發生了極大變化。
=========
我自認為,所有存在可能流程化的上游的生信數據分析都應該向死而生。 正如bioinformatics*中國(QQ群:276151571)一樣,我們的目標一直是群的人數越少越好,保持良好的踢人傳統(由于博士課題壓力,也由于TBtools使用群的需要,作為第四任群主,我之前已換屆走人啦)。我們認為最理想的狀態是,最后這個群解散。說明生信數據分析完全不會有任何人存在任何問題。理想歸理想哈。
=========
所以,真正做生物信息的,從來不會擔心TBtools的開發。相反,他們會支持,可見大濕兄(biobabble公眾號大神,現在正在招碩士和博士生),Zinky(齊哥),還有Kim(當然我還是希望他銳氣不要太滿,剛極易折)以及一些一時寫不上來的朋友.... 順帶,謝謝所有支持TBtools開發的朋友,就不一一列出啦,我們私底下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