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遇簡書,忽然心動,立即注冊下載。不想再蜷縮在熟悉的人群中,想站出來,想振臂一呼,想翻開不一樣的篇章。
然而第一篇文章,不做自我介紹,不貼PS后的美照,該寫點什么?
朋友圈里,最近一個月看到的對中年危機的諷刺與自嘲,比這輩子看到的中年危機文章都要多。“油膩中年男”、“保溫枸杞杯”、“高檔吹風機”,還有朱天心那本《初夏荷花時期的愛情》……字字真實,卻都是黑色幽默背后的血淚。
中年,體力走下坡、事業走下坡、顏值走下坡、欲望卻沒有走下坡。怎么辦?沒有良方!即便是上升到哲學高度,也解決不了!我覺得這才是生活賦予的痛苦美學——我們不就是吳剛?為那棵永遠也砍不倒的桂花樹在日夜揮斧。只是即便貌似沒有任何意義,仍在堅持,也值得堅持,因為堅持的過程就是意義。盡全力擁抱生活本身,全身心體驗它,無論它有沒有一個美妙的終局。“時間不管是充實還是空虛,潮漲還是潮落,它終歸要退回到歷史的河道,找到它應有的位置。然而個人,短暫的生命難免消逝得如路邊的小草,無聲無息,還無權哀怨,‘勿忘我’,不過是一聲微弱的自憐,只有自憐者可以聽見,歷史,何曾發出過嘆息!”張志揚老先生寫道。
? ? ? ? ? ? ? ? ? ? ? ? ? ? ? ? ? ? ? ?——一個一腳踏入中年,但不愿低頭就范的女人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