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不自覺“恐嚇”了孩子
兒子拿著手機看動畫不松手,我脫口而出:“如果還不放下手機,今天就不帶你出去玩?!?/p>
兒子立即回應:“好呀,那就不出去了?!?/p>
我語塞,因為無論怎樣還是會帶他出去的,到時出爾反爾,兒子如何看我?
仔細想下,我這也是屬于“恐嚇式”教育,盡管程度不深。
2. 我們很多人都是被“嚇大”的
不信?想想你最初的記憶,是否有一件屬于“恐嚇”?
經??吹揭恍┌謰屧诠矆龊详幹?,兇孩子:“你再……,媽媽就不要你了?!甭牭竭@話,哭著的孩子哭得更兇,笑得正歡的孩子笑容凝住。
“你再不聽話,讓警察/老貓/大灰狼/鬼(還有各種無辜的人、動物或者虛構的物種)抓走你?!?/blockquote>于是,接下來的時間孩子處于戰戰兢兢中。他不知道那些警察呀、大灰狼呀是什么,但覺得一定一定很可怕。人往往對未知的東西充滿恐懼,何況父母是如此強烈地渲染。
不得不說,恐嚇式教育在中國很常見,很多人都是被“嚇大”的?!皣槾蟆钡娜顺蔀楦改?,繼續恐嚇式教育下一代。
熟悉的恐懼
3. “恐嚇”毒害孩子的心靈
父母大都是愛孩子的,采用“恐嚇式”教育,是因為存在一些認識誤區。
家長:我就隨便一說,孩子不會當真,能有啥危害呢真相:孩子真的會當真,危害非常大!
在孩子眼里,你是至高無上的權威,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上帝。你的每一句話,他都深信不疑。
朋友青青講了一件她小時的事。四歲時,她有次肚子疼,哼唧著找媽媽訴說,正忙著和面的媽媽無暇顧及,只道她沒事找事。順口說了句:“別鬧了,計劃生育的車來了,再鬧就把你抓走?!?/p>
青青立馬不敢吱聲了,盡管肚子很不舒服。
普及下背景。80年代農村計劃生育抓得嚴,因超生被抓、房子被砸的事也時有發生。因此,計劃生育工作人員被渲染成極為可怕的一個群體,而青青恰恰是超生的。
青青后來回憶說,那個瞬間就像一幅不褪色的畫永遠留在記憶中,屋里的擺設,媽媽的動作及表情,說話的語氣,甚至屋里的氣味,直到現在她都記得清清楚楚。當然,還有聽到媽媽那句恐嚇時,內心巨大的不安和恐懼。
后來,青青成了一個特別能扛的女漢子,無論在外遭受怎樣的欺負和痛苦,都不會和家人說。七歲時被幾個男孩欺負,奪鉛筆刀時手指被割破,骨頭都露出來。青青用紙草草包了下,回家繼續生火做飯。
4.“恐嚇”影響孩子的身體發育
有醫學研究表明,恐懼損害人的身體。強烈的恐懼,會使人的神經中樞受到強烈的劣性刺激。
尤其是處于生長發育階段的兒童,各組織器官較為脆弱,功能亦不完善。即使是突受驚嚇后沒有出現危急癥狀,但因其抗御恐懼的能力較弱,時??捎锌謶智榫w滯留,使內分泌功能受損,導致發育減慢,語言障礙,聽、視力下降和消化系統發生毛病。
5.恐嚇不可以,但規矩可以有
我一直認為,恐嚇是家長在教育方面無能的表現。
你利用孩子的無知,或能暫時“?!弊∷瑐λ>枚弥?,他會識破你的虛張聲勢,失去對你的信任。慢慢,孩子也就變得沒有“耳性”,對你的話充耳不聞。
不過,規矩和約束還是要有。規矩和恐嚇不同,它具有可操作性和科學性。
舉個例子?!澳阍倏?,我打死你!”這是赤裸裸的恐嚇,你只不過宣泄你的憤怒、無力,不會真的打死他。
“你如果再看手機,未來一周就不允許你看動畫。”如果你堅決執行,這就是為孩子立規矩。
他下次就會遵守。
6.盤點常見恐嚇說法
最后盤點下那些常見的恐嚇。
“你再……,媽媽或爸爸不要你了。”傷害指數5相當于成人被告知:你孩子丟了或出事了(五雷轟頂感)
“再不聽話,大灰狼(鬼)就會吃掉你/警察抓走你?!?b>傷害指數4相當于成人被醫生告知:你再抽煙,就活不過一個月。(嚇尿了)
“還不寫作業?讓你爸回來狠揍你!”傷害指數3相當于成人被老板告知:你這個項目再完不成,卷鋪蓋滾蛋!
當然,還有一些其他稍輕的恐嚇,“不要跟陌生人說話,他會把你抓走的……”。家長是為孩子安全著想,不過這樣的安全教育一不小心就成恐嚇教育,造成孩子的心理負擔。
親愛的父母,回想下自己兒時的恐嚇記憶,對孩子溫柔些耐心些。他們的心靈那樣晶瑩剔透,柔軟敏感,怎經得起粗魯地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