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通的藝術》分享

圖片發自簡書App

上次我們分享了《非暴力溝通》,今天繼續分享關于溝通的書——《溝通的藝術》。

溝通是雙向的,在溝通時,要注意3個方面:

1.關注自我的知覺和情緒。

2.關注對方的語言和非語言信息。

3.關注與人之間的關系、氣氛、沖突等。

從這本書里,我給大家分享三個關于溝通的技巧,分別是知覺檢核、枕頭法、注意語言之外。

? ? ? ? ? ? ? ? ? ? ? ? ? ? ? ? ①

? ? ? ? ? ? ? ? ? ? ? ? 〖知覺檢核〗

我們在溝通時通常會直接使用知覺語言,而知覺又是非常主觀的,這樣就免不了會發生溝通問題,比如你看到愛人關門而去,開口就喊:你又發什么神經,你最好給我說清楚!這樣就可能雙方都很生氣。

知覺檢核這個溝通方式可以幫你弄清楚你對他人行為的解釋是否正確,它包含三個步驟:

1.描述你注意到的行為。

2.說出關于這個行為至少兩種可能的詮釋。

3.請求對方對你的行為詮釋作出澄清。

那么我們就可以運用起來了:你今早很快地走出房間,而且很大力地關上房門。(行為)

我不知道你是不是生氣了?(第一種詮釋)

還是你只是比較著急出門?(第二種詮釋)

你真正的感覺是什么呢?”(請求澄清)

這樣就避免了只站在自己的立場,從而達到更好的溝通。

? ? ? ? ? ? ? ? ? ? ? ? ? ? ? ? ②

? ? ? ? ? ? ? ? ? 〖同理心--枕頭法〗

有時候雖然我們知道了對方的意思,但還是無法了解對方想法背后的真實原因,這時就要用到“同理心”——從另一個人的角度來體驗世界,并重新創造個人觀點的能力。

同情心和同理心不一樣。同情心是你用自己的觀點來看別人的困境進而產生悲憫之心;而同理心是指你用對方的觀點(或角度)設身處地地思考他的處境(情感和福祉),進而感同身受。當你同情一個流浪漢的時候,他的困惑、喜樂和苦痛還是他自己的;但當你對一個流浪漢有同理心時,至少在這一刻,你和他一起感受到了快樂和苦痛。當然這并不是要你認同對方的行為。

富有同理心的人,在溝通關系中更容易受到大家的歡迎,那么如何增強同理心呢?這里引入一個枕頭法,即用五種立場看同一個問題,請把下面的長方形想象成一個枕頭:

枕頭法

當你和對方意見完全不同,卻又無法說服自己時,就要試著從以上五種立場來看待這個問題,等你從立場1想到立場5后,就算還沒有找到解決方法,也已經找到了矛盾的所在,雙方就能夠更好的溝通,從而達到雙贏的局面。

? ? ? ? ? ? ? ? ? ? ? ? ? ? ? ? ? ③

? ? ? ? ? ? ? ? ? ? 〖注意語言之外〗

溝通不只只是語言的交流,還包含了對方的表情和眼神,以及一個人的穿著打扮也是溝通的一部分,比如一個穿著套裝長褲的女士會被認為比穿蕾絲花邊短裙的女士更具權威。所以出席重要場合前,你一定會對衣著打扮精挑細選,這就是非語言溝通。

所以在溝通中,我們也要多注意語言之外。

最后讓我們來看一個問題:

在一間小出租房里,一對情侶正在鬧矛盾。女生小紅很憤怒地向男生小明控訴他最近常常晚歸的行為多么惡劣,小明在窗口角落低落地抽著煙,雖然想解釋什么,但是最終只是眼睛望著窗外的城市風景,并沒有說話。請問,這種情況是不是溝通呢?

那我要是告訴大家這是溝通,而且是雙向溝通,大家會不會覺得意外了呢,雖然小明并沒有說話,但使用了非語言信息(表情、動作和沉默),只是這種溝通方式會讓人有些懊惱,即使只想做一個合格的傾聽者,那也應該給對方以合適的反應。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