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阿爾法狗打敗李世石后,世界第一的柯潔不服氣了。也正式挑戰了阿爾法狗,最后柯潔也輸給了阿爾法狗。
柯潔經過與阿爾法狗對弈之后,直言阿爾法狗的棋法更接近于他心目中的“圍棋上帝”。
從電腦深藍打敗國際象棋第一人,到阿爾法狗打敗圍棋第一人。人工智能所表現的驚人智力實在讓人驚嘆。
科幻電影里的場景是否也會變成現實,人類制造的機器擁有了思考能力,之后與人類爭奪資源,與人類一決高下。人工智能會取代人類么?
我想這種情況不會在短時間內出現,人工智能更多的是在為現在的社會服務著。科技給人們帶來了便利,但也沖擊了傳統的行業,分工模式。有種說法說道,目前的人工智能能夠達到人類5秒內的思考能力,也就是說,只要你的工作需要思考的時間在5秒之內,那么很可能你的工作在不久的將來會被人工智能所取代。聽上去好像很恐怖,也許很多人將面臨失業,但是這也說明我們也許到了一個另外一個不同工業信息革命的時代,也許是一種顛覆性的時代。我們有可能需要重構我們的思維模式,重構分工模式。
面對人工智能,我們應該如何面對呢,應該帶著防御的心態,還是擁抱的心態。其實對于一項新事物的沖擊,人總有其本能的防御心理,但是一旦摸清規律之后就會接納新生事物。那人工智能的規矩本質是什么呢?
人工智能的最大特點就是模仿,它的精確模仿處理能力,在對于批量處理的多任務時是最得心應手的。人工智能還能批量分析某種類型的事物,比如可以分析某一大師的畫作,從而模仿出這種風格的畫作來,可是總是缺乏靈性的。
人工智能不能替代的就是創造性的工作,它無法替代人類的文學創作,藝術創作。事實上人工智能最根本的是思維能力。人工智能能學習、能有思考能力,但人類的思考才是重要的。可怕的不是機器會不會思考,可怕的是人能不能思考,如果人類失去了深入思考的能力那就失去了駕馭機器的能力。
人工智能的未來到底對人類是否是好還是壞都不得而知。我們在享受科技所帶來的紅利的同時也需要考慮其潛在的不利因素。因此時刻對技術保持熱情的同時要對技術懷有敬畏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