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持戒不在持而在舍,持戒的目的,是幫助我們舍離貪嗔癡,導向解脫的。持戒是持給自己看的,是在每一個身心當下去守持的,是不脫離我們作為一個人的展現而持戒的。我們的身形展現,是需要合著世間的倫理道德的。
? ? ? ? 戒殺生,除了實際去殺的過程,殺心也算。身語意都要不落在殺上。殺和嗔心有關,所以不殺即是仁德。
? ? ? ? 戒盜,不與取即是盜,并非僅僅是偷東西,偷稅漏稅也是盜,所以,戒盜是讓身心莊重,行事更加磊落,身形展現更加優雅,符合修行人的威儀。不盜近乎智,也是從粗大到細微觀察身語意,不落在貪心上,貪著會導致今生的苦果,輪回的大苦。所以真正做到不盜,是內心有不執取的正見。
? ? ? ? 不淫,即使是世間規則,也講萬惡淫為首,邪淫會導致災禍。不淫是生活的保護墻,也是修行的保障。
? ? ? ? 不妄語,說綺語只會讓自己和他人的心放逸、放縱,忘失正念,所以我們要不說世俗的言論,莊重自己的語言,心安住在正念上。
? ? ? ? 不飲酒,飲酒過患很多,會導致邪淫、妄語、殺生、偷盜,行為不斷,心思散亂,所以,要不飲酒。
? ? ? ? 持戒就在生活的每一個放下,觀察身語意。我們的色蘊組成了地水火風,有執取性,所以我們要往內觀,發現執取,然后滅掉執取。習性、貪嗔癡是通過事相展現出來的,慢慢放下習性和我執我見。
? ? ? ? 持戒不在持戒,而在規范身語意,滅掉輪回粗大的習性,逐漸將身心安住在法上,心有正見,持戒才真正有意義,最后,達到的境界就像六祖所說“心平不勞持戒”。